1、顿河上游战局(上):突破匈牙利防线
由于斯大林企图夺取利斯基-坎捷米罗夫卡铁路,使德B集团军群成为红军的下一个目标。在其当面,由北向南,展开了502400人的庞大部队,包括:
西北方向,布良斯克方面军第13集团军,部署在叶列茨战线;中段,沃罗涅日方面军,部署在沃罗涅日地区,并在顿河右岸控制着一些登陆场;南面,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
其中沃罗涅日方面军最为强大。下属第38、60和第40集团军,独立步兵第18军,空军第2集团军,以及新编入的第3坦克集团军。1月中旬,沃罗涅日方面军兵力为347200人,有909辆坦克,208架飞机,各步兵师平均兵力7000人。
当面德军及其盟友总计30个师,约40万人。包括:
北面的第2集团军主力;中段匈牙利第2集团军,德国第24装甲军;防守南部的意大利军残部。
至于红军的目标,利斯基-坎捷米罗夫卡铁路线,则位于匈意军负责的中南部战线。也就是所谓的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卡缅卡-罗索什地域。防守这段战线的轴心部队,由北向南,依次为:
第4、7匈牙利军,有7个匈牙利步兵师,每个平均约12000人,2个军总兵力10万人;意大利阿尔卑斯军,3个师,每个师平均约10000至16000人;德第24装甲军;意大利第2军。上述部队,主要由匈第2集团军司令亚尼大将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司令加里博尔迪大将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