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放错垃圾全家被枪毙
日本投降之前,东北人民在日寇的统治下过着艰难的生活。作为日本舆论的喉舌,《盛京时报》不写人民的苦况,他们渲染的全是教育发达、经济繁荣、人民和乐的景象。就在《盛京时报》上,刊登了不少所谓的街头“美景”:小摊贩们一脸笑意,挑子里瓜果梨桃俱全,百姓与小贩讨价还价,一派清晨小市场的热闹样子。每逢过年过节,《盛京时报》还用很大的篇幅描写辽宁各地群众“喜气洋洋”过节的景象,照片上的东北人聚集在皇寺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此,很多东北人民在日寇的统治下,日日提心吊胆,每年忙得团团转,给日本人干活儿、上交粮食、做好清洁卫生,连小孩儿都得学日文,挂在脸上的全是“苦”。要真说每天笑意盈盈幸福满面的,都是那些生活在辽宁地区的日本人了。很多日本妇女随丈夫来到辽宁、吉林等地,都回忆说这是她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不用劳作就能丰衣足食。而东北人民却连果腹的基本粮食都没有。《解放日报》1945年8月27日有则报道《日寇统治下东北人民赤贫如洗》,虽然说的是黑龙江的小县城,却反映了当时东北人民包括辽宁人民生活的苦况:
1945年8月,塔斯社记者得到机会去黑龙江抚远县去观察那里的民生,从抚远县的情况来看,东北人民在日寇占领期间的生活非常悲惨。
根据记者的描述,抚远县因为处于乌苏里江沿岸,因此大部分以捕鱼为生,在日本占领之前,抚远县城里“商务兴隆、商店很多”。可日寇占领后,抚远的渔民就遭了殃。日方规定,没有特别许可不许捕鱼,而所谓的许可证只颁发给那些日本人开的商行。抚远的中国渔民为了生路,只能给日本商行打工,将他们辛辛苦苦捕获的劳动成果交给日本人,只能换取微薄的薪资。
然而,渔民的生活却一步步陷入窘境。日本商行残酷剥削中国渔民,不久之后,他们和渔民签订合同,供应渔民捕鱼器具和粮食,不再给任何现钱,“账目一直到秋后才最后结算”。那么春夏呢?无路可走的渔民只能向日本人赊粮食,年复一年,越来越穷。
抚远的农民则会被迫交出他们的土地。“最好的耕地都被没收作为‘警察土地’和日本人的茶园”,交出土地还不算,日寇还强迫农民耕种,不给任何报酬。“日本几乎不付分文,取得收获的绝大部分。”在日寇统治期间,肥沃的黑土地上却生活着一群饿寒交迫的中国人。辽宁的稻米全国闻名,而日寇强迫农民种稻米,却不让农民吃。生活在小凌河畔的农民张贵三被日本人雇佣去种稻米,每年都得向日本人缴纳一定的收成,而每年自己只能得到一些叫“更生布”的破布,都是用旧棉花做的,粗糙不说,还不耐穿。
骇人听闻的日军暴行 苦难的东北姑娘们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3 10:43:23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0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 最倒霉的越南特工队:因唱错歌被我军消灭
- 中国培养出来的越南空军:令美国人吃惊的对手
- 战斗在高平的七天七夜:对越作战时部队曾经断粮
- 毛泽东的最后一仗:81岁时指导西沙群岛保卫战
- 愚蠢的萨达姆:瞎指挥葬送王牌直升机
- 风涌南海万顷波:中国军队三战越南收南沙!
- 歼7与美无人机在1.83万米高空的绝死一击
- 我军历史上的“神枪手”:从战士到狙击之王
- 大陆特赦国民党战犯:有10人申请去台湾而被拒绝
- 被日本人称为人间魔鬼的中国第一杀手
- 美国人眼中的中越战争:决定解放军的现代化方向
- 印军走火打死解放军副营长:桑多河谷冲突始末
- 南疆雨林中的遭遇战:全歼前来偷袭的越南特工队
- 李克农与毛人凤:国共“顶级特务”生死较量
- 鲜为人知:1950年蒋氏父子秘密派人回大陆求和
- 蒋介石逃往台湾时 解放军为何不打其座机?
评论热文
- 人民币诞生记:在大决战炮声中问世后迅速扩展
- 日本人记录的南京惨况:随军僧拿着佛珠杀中国人
- 习仲勋回忆:毛泽东晚来四天 我就会被活埋
- 战机误击客机 空姐万米高空坠落不死背后[图]
- 纳粹集中营苦力采访曝光 细述当年悲惨遭遇
- 小人物的一泡尿改变了台海关系
- 汉奸帮忙 甲午前后日本在华间谍神通广大
- 二战驻菲美军遭遇珍珠港式袭击秘闻
- 近代史10个战争常败国:德国善战 屡败屡战
- 邓小平亲定1984年阅兵目标:世界一流国际前茅
- 壮怀激烈:志愿军血肉之躯血拼联合国军坦克
- 1949年以来最大警匪枪战:曾要求坦克支援
- 八国联军也曾遭遇中国官场“潜规则”
- 飞虎队老兵曾被李先念所救 感念中美友谊[图]
- 美军战术核武器发展史:威力巨大的原子炮[组图]
- 机枪改变战争:两挺机枪等于拿破仑的一个步兵团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3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