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场上形成了边打边谈的复杂局面,敌我双方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为配合谈判,侵朝美军也从主要支援地面作战转为主要轰炸朝鲜北方目标的空中阻滞作战。侵朝美军总司令李奇微要求美军空军“在此谈判期间,应采取行动以充分发挥空军威力的全部能力”。为此,从国内不断增调大量飞机进驻日本、朝鲜,侵朝美军空军增至19个联(大)队,作战飞机1400余架。
8月18日,美军地面部队发动“夏季攻势”,美军开始执行以切断朝鲜北部交通线为目标的“绞杀战”计划,妄图彻底摧毁志愿军的后勤供应线。9月开始,空军集中轰炸破坏清川以南、平壤以北的铁路。在地图上这一地区的铁路近似于三角形,因此,这一地区铁路被称为“三角铁路”,总长180公里,是朝鲜北方的铁路咽喉。美军为完成这一计划,使出了“看家本领”,将大批最新式的F-86“佩刀”式喷气战机送到了朝鲜战场。中美双方在朝鲜上空展开了一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的最高水平的较量。
F-86是由着名的北方航空公司研制的美国第一种采用后掠翼的喷气战斗机,绰号“佩刀”,也是美国当时最先进的喷气战斗机。1945年5月开始设计,1947年进行试飞,1948年4月25日,F-86在一次试飞中曾超过音速,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
F-86有多种机型,其中投入朝鲜战场的就有A、D、E、F4种机型。F-86A是第一种生产型,为单座昼间战斗机,1949年5月开始交付部队使用。F-86D为全天候截击机,除换装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外,机头上侧加装了搜索雷达,机身腹部装有可收放的火箭发射巢,内装有24枚71毫米火箭弹,该机1951年4月交付部队使用。F-86E是F-86A的改进型,除采用了全动平尾外,其他与A型相同。1950年12月底,米格-15出现在朝鲜战场后,美军将一个F-86A战斗机联队调入日本,这是“佩刀”式飞机首次参战。它的参战在初期确实曾给志愿军造成很大损失。而F-86F是F-86家族中性能最好的机型,由E型发展而来,换装了新型发动机,增装了低空轰炸系统计算机,翼展增大,可以说代表了美军战斗机的最高水平,被称之为“不可战胜的”。直到1950年11月底,美军为了对付志愿军的米格-15飞机,才将第一个F-86A战斗机联队(第4联队)送往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