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射向主席台
面对突发的军事,因为装备水平的局限,中国军人所能依靠的,更多的是个人意志。
1978年春,炮兵要举行“红箭73”反坦克打靶定型审查报告会,徐向前元帅,时任秘书长罗瑞卿,以及各总部的首长,坐在主席台上。指挥员下达开始射击的口令后,前两发都精确命中目标,第三发射击时,没想到飞出没有几百米,弹体就180度转身,“砰”的一声摔在主席台前面,又弹跳起来擦着主席台上檐落在左侧,把地砸了一个坑,哧哧冒烟,还在坑里打转……有人大喊一声“卧倒”,主席台下的人都卧倒在地。
经过检查,研发人员报告说这是一枚故障弹。罗瑞卿大发雷霆,一时气氛紧张。徐向前向主席台的人们招招手,让大家坐下,然后说没有关系,发生点是正常的,然后命令炮兵副司令接着打。
军事正在减少
改革开放之后,一批优秀军人为国防力量提升付出了重大牺牲。
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可以说是在军事中殉职的最高将领,他在1976年指挥演习时,因米8直升机失事而牺牲。事故中殉职的还有军工科研人员。
2006年6月3日,一架由运8改装的预警机在安徽失事,机上40名人员全部遇难。事实上,中国的军事正在越来越少。以飞行事故为例,经统计,1984年之后事故数量明显下降。其原因在于,1985年部队进行精简整编之后,人员思想稳定,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本文摘自:《老年生活报》2013年7月3日第6版,作者:吴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