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铎,1904年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一个农夫家庭,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参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25年奉派到苏联学习,尔后在苏联空军任务战争了28个春秋。由于他在苏联任务时期的出色奉献和在苏联卫国战斗中的光芒战绩,曾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红星勋章、苏联卫国战斗勋章及三枚奖章。1953年回国后,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党委委员、空军工程系党委书记、系主任。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束缚军空军少将军衔。1983年因脑溢血不幸去世。
1918年春,唐铎从一师附小毕业后,由新民学会会员陈绍休教师说明,离开蔡和森组织的青少年先生参与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习。由于他们在法国积极找寻救国救民的真理,1921年10月13日,被法国当局以“过激分子”,“从事布尔什维克活动”等罪名,将唐铎等一批人强行遣送回国。
唐铎回国之后,辗转离开了广州。他先去找到了他的老乡谭延闿,谭写了一封信,将唐铎说明给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局局长杨仙逸。唐铎带了说明信,很快拜见了杨局长。他先呈上谭延闿的说明信,又解释了他的来意。杨仙逸听完之后,快乐地鼓舞唐铎说:“你从上海奔来广州,投到孙中山先生的旗帜之下,是个有志气的青年。我十分欢送你来学习航空技巧。”杨仙逸还对唐铎说:“现时,在航空局属下,唯有一个飞机制造厂。要学习飞行,可到这个厂里先当实习生。不久,将要创办一所飞机学校,那时,你再去学习飞行。”
1923年春,唐铎进到飞机制造厂,当了一名实习生。唐铎到飞机制造厂不久,杨仙逸在大沙头与飞行人员协作,用从国外购置来的部件及设备,自行配备配置成了第一架“国内”飞机。试飞那天,唐铎亲眼看到孙中山与宋庆龄前来参与试飞典礼。那架飞机有两个座位,降落之前,孙中山大声问道:“在场的诸君,谁愿登机试飞?”可是全场肃静,无人应对。在孙先生环顾众人一圈后,忽然站在他身旁的宋庆龄女士,出其不意地向前走了几步,面对着孙先生,沉静而又坚决地说:“我情愿。”孙先生浅笑着点了摇头,表示赞同。飞行员黄光锐走上前去,给宋庆龄戴上飞行帽和眼镜。宋庆龄端庄地走上飞机,坐进座舱,在众目凝视之下,乘飞机降落了。当飞机平安着陆后,大家像欢送凯旋归来的英雄一样,热烈地鼓掌,庆贺试飞成功。这次试飞典礼的场景,留给唐铎以极深入的印象。
1924年9月间,孙中山的大元帅府确定成立一所军事飞机学校,培育军事航空人才。校址就在广州大沙头飞机制造厂左近。由于这所学校规模小,存在时刻短,只招收过两期学员,因此,很少为世人所知。但它的确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协作首创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摇篮。第一期学员共有10人,包括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刘六、冯旬等,还有王勋(又名王叔铭,前任台湾国民党空军司令),还包括从飞机制造厂选派来的3名实习生,唐铎就是其中的一位。
1925年夏末,唐铎毕业在即,这时,学校的党代表、中共党员刘云,通知了他一个喜讯:国民党与共产党协作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已确定选派唐铎等几名毕业生去苏联持续进修。8月底,在刘云和苏联参谋李靡的率领下,唐铎等一行6人,乘坐俄国商船,又越过西伯利亚,奔向莫斯科。
1929年8月,唐铎从第三飞行学校和空中侦查学校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驻防在斯摩棱斯克的苏联空军第六旅第十八航空飞行大队,当了一名中尉飞行员。他到军队报到时,遭到大队首长和同志们的异乎平凡的热烈欢送。
苏德战斗开端不久,事先担任强击机军队中队长职务的唐铎,承受的第一个作战义务是进攻仇人的野战机场。他率领4架强击机超高空返航,在大约16公里的间隔上最先看到敌野战机场的轮廓显示在地平线的远方。4架飞机加大油门增速,忽然冲进敌机场,做了预备投弹的急跃升举措过后,全部机群就向目的扑去,仇人的“梅塞施米特”式歼击机,“容克”式轰炸机,“汉舍尔”式飞机,汽油加油车,一齐在他们的前下方露了面。他们辨别对准目的爬升投下炸弹。瞬间间,爆炸、烈火、浓烟覆盖了仇人占领的野战机场。几十架敌机被炸毁,唐铎中队由此在军队中引发了上上下下的瞩目。
1944年7月3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协同作战,束缚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战争打响了。唐铎所在的强击机团承受了突击障碍己方主攻军队行进方向上的敌坦克集群,以保证地表军队顺利向前推进。身为副团长的唐铎带领三个大队24架伊尔—10强击机,以大队纵队跟进的团编队队形,大机群超高空返航。当机群抵达第聂伯河上空时,遭遇德空军8架“梅塞施米特”式歼击机的阻击,唐铎指挥机群紧缩队形,紧密组织对空火力,且战且进,使仇人的希图不光未能未遂,还被击落了两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