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内幕:美曾告诫苏联别插手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2 13:27:33

  1979年12月28日,时任总统吉米·卡特发表声明:“苏联军队进入是对和平明目张胆的威胁,它可能标志着我们双边关系根本和长期的变更。”卡特要求苏联立即撤军,并停止干涉阿富汗内政。两天后的1979年12月30日,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苏联的霸权主义行径,坚决要求苏联停止对内政的干涉,撤出一切武装部队。1980年1月6日晚,邓小平在宴请来访的时任副总统的穆巴拉克时说:“最近,苏联悍然派兵大规模入侵阿富汗,粗暴地干涉其内政,严重地威胁着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苏联这一行动,是它为谋求世界霸权而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1980年1月7日,、、、、五个不结盟组织理事国,代表世界上50多个不结盟国家,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不结盟国家通过的关于局势的决议草案,要求尊重阿富汗的主权、领土完整、独立和不结盟地位,并立即无条件从阿富汗撤走一切外国军队。

  苏联入侵,一下子成为世界公敌。更为重要的是,阿拉伯世界开始全面反苏,同时倒向西方,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营的中东势力网彻底瓦解。

  与此同时,苏联的入侵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全国各地大规模起义不断。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当局为保住对这个经营多年国家的控制权,决定加派兵力(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如果苏联在失去中东的情况下再失去阿富汗,结果必然是整个空间被联盟封死,被包围下的苏联很难持续发展),一场复制美国越战失败的战争就此展开。包括沙特在内的阿拉伯国家不断为阿富汗抗击苏联侵略提供资金和人力,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则提供武器弹药。苏联,不可避免地如美国陷入越战泥潭一样,堕入阿富汗战争的深渊。越战,是因为背后有中苏两个大国。而当时抗击苏联的阿富汗背后,则是阿拉伯世界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

  此时,再看苏联形势。东方有、作为的桥头堡与军事基地,根本无法突破。而且,即便突破,后面就是太平洋,对苏联来说战略意义并不大;南边是一个东方大国--的牵制;西面和西南面是北约的势力范围。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客观上的确只有阿富汗这一个通向洋的突破口。一旦打通并控制,即可向前延伸到印度洋,接着伸向非洲。如此,东、西冷战下的实力对比,就会明显改观。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是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战略上不得已而为之的唯一选择,苏联也是考虑借衰弱之机形成突破。这种战略压力,在中美关系解冻后更是紧迫。

  但是,苏联在阿富汗的10年战争,直接拖垮其实力上本来就弱于西方的经济。10年战争,苏联在国际上显得无比孤立,经济难堪重负。与此同时,更严重的是,苏联内部持续的“不同政见者运动”愈演愈烈,党内派别林立,宗教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化。1989年2月,不堪重负的苏联军队黯然撤出阿富汗。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