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空降作战需要,空降战车的车重受到较大限制,这必然使车辆的防护性能受到一些影响。为了尽可能提高防护性能,该车在车体结构上还是下了不少功夫,如选用特种装甲板、加大车首装甲的倾斜角度等,整体设计外形低矮,防弹外形良好。该车车体采用铝合金装甲焊接而成,车首能抵御1.27毫米机枪弹的攻击,两侧可防御7.62毫米机枪弹的攻击。虽然空降兵作战主要强调火力和机动性能,但本人认为其防护能力仍须加强。我国目前已经有先进的FY系列爆炸反应装甲,可以考虑披挂在空降战车上,技术难度应该不大,但可能会造成单车超重。全车采用了较成熟的超压式集体三防系统,车体前部装有可升降防浪板和进排气筒,说明该车具有水上浮渡能力,靠履带划水推进,水上速度约6千米/小时。下水前应关好门窗,打开防浪板和升起进气筒,驾驶员中间潜望镜应换上高位潜望镜。水上行驶条件为浪高不大于25厘米,流速不大于12米/秒。据说该车装有卫星定位系统,便于在沙漠地区和水上行驶时判别方位。
空降兵装备的超轻型伞兵突击车
我国这种新型履带式伞兵战车个头比的BMD-3系列伞兵战车略小,但比重仅2.75吨的“鼬鼠”空降战车大不少,单车战斗全重8吨。因此,空军的国产军用运一8运输机,一次可装载1辆,伊尔一76大型军用运输机一次可装载3辆。目前这种履带式空降战车正在朝着系列化、车族化方向发展,已见的有履带式空降指挥车和步兵战车两种,该车底盘变型改进的余地很大,可以发展为空降迫击炮车、空降火箭炮车、空降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和空降防空导弹发射车等车型。
在2005年8月举行的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我军新型履带式空降战车没有进行载人空投,只是进行了常规的人车分离空投,这不禁让人怀疑我国先进的空降战车是否具备载人空投能力。今年5月17日国防报的一篇报道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我空降兵又一次突破重装空投新瓶颈,人车一体空投成功。国产轻型轮式伞兵火力突击车2001年以来,我军空降兵部队开始批量列装一款超轻型四轮伞兵突击车,该车由武汉凌云集团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车长4米,车宽2.09米,车高2.21米,净重1700千克,车体离地间隙320毫米,最大速度110千米/小时。由于采用独立悬挂,车底距地高比较大,因此通过能力和越野性能都很强,再加上该车底盘重心低,转向非常稳定,非常便于空运、空投。
国产轻型伞兵火力突击车
2001年以来,我空空降兵部队开始批量列装一款超轻型四轮伞兵突击车,该车由武汉凌云集团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车长4米,车宽2.09米,车高2.21米,净重1700千克车体离地间隙320毫米,最大速度110千米/小时。由于采用独立悬挂,车底距地高比较大,因此通过能力和越野性能都很强,再加上该车底盘重心低,转向非常稳定,非常便于空运、空投。
该车战斗全重1950千克,发动机后置,乘员4~7人。车前装有绞盘,有自救能力。驾驶座右侧旋转支架上安装有1挺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也可安装35毫米榴弹发射器)。在车顶圆形武器座圈上,可以选装不同的武器:可安装1门23毫米速射机关炮,该炮方向射界360度,高低射界一10~+52度,可单发射击,也可以200发/分钟或400发/分钟的速度连续射击,初速750米/秒,配有1套全天候瞄准系统;也可安装1挺89式12.7毫米重机枪,在1500米距离上直接压制攻击目标;还可安装1门82毫米无坐力炮或89式120毫米大口径火箭筒等大口径武器,变型为轻型火力突击车。国产轻型轮式伞兵突击车的大量列装,使我军伞兵部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强。
目前我空降兵各机械化部队,正在针对伞降、机降等任务特点,重点探索伞兵专用战车的运用,他们平战结合、实兵演练,探索出一批新的战法。我空降兵部队凭借这些新型机动平台,大大提高了快速打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