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D一3空降战车配备的是“陆架”PBs一950型空投系统,可以进行载人空投。空降时,伞兵全副武装坐在战车内,当载人的战车被空运到目的地上空并脱离飞机后,空投系统的12个降落伞相继打开,战车随即处于水平状态下降,待战车着陆后,降落伞自动脱钩,战车可立即投入战斗,高速奔袭对方重要目标,打敌方一个措手不及。人和车一块从空中投下的高难载人空.降技术,既节省了作战人员在空降后寻找自己车辆的宝贵时间,也增强了空降部队在伞降阶段的装甲保护。当然,载人空降时的危险性也会大增,正因如此,直到1998年才进行第一次空降战车载人空投试验。
配备“陆架”PBS-950型空投系统的BMD-3空降战车。引进了约80辆BMD-3空降战车
新型履带式空降战车
历史证明,这样的大国,仅靠引进部分先进装备,是无法完成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任务的,关键还要走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武器装备发展之路。在几年前就有传言:我国已自行研制出新型履带式空降战车,并开始列装第15空降军。在2005年8月的中俄联合军演中,国产新型履带式空降战车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了其俊朗矫健的身姿。
国产新型履带式空降战车属于轻型装甲车辆,由最知名的某坦克装甲车辆研究所研制成功。该车采用动力前置方案,车体为全焊接结构,发动机位于车体前部右侧,上部有1个动力室舱盖,便于维修和更换发动机。中部是战斗室,后部是载员室。该车乘员3名:车长、炮长和驾驶员,载员4人。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有1个向左开启的舱盖,上面装有3具昼问观察潜望镜。夜间驾驶时可将中间1具潜望镜换为第二代新型红外或微光夜视潜望镜。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也有1个向左开启可旋转的车长门,上面装有3具潜望镜,中间有1个昼夜合一微光观察镜。车辆每侧装有5个双轮缘负重轮,3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装有履带自动张紧装置,可在行驶时自动张紧履带,履带为窄幅铝制履带,与“鼬鼠”空降战车的履带相似。最大行程达到500千米,最大速度约68千米/小时,水上速度不小于6千米/小时,非常适合的发达公路网和山地作战,并有一定的两栖作战能力。
战车中部装有1个与86式改进型步战车相似的新型单人炮塔,外形非常低矮,炮塔顶部有2个舱门,1个供炮长进出炮塔,另1个用于装弹。人在炮塔内时,转动手柄可打开舱门,人在炮塔外时,需用专用扳手工具才能开启舱门。炮塔回转和火炮俯仰既可电动操纵,也可手动操纵。单人炮塔的主要武器是1门30毫米机关炮,该炮采用链式供弹,备有125发穿甲弹,225发榴弹,对地有效射程4000米,对空有效射高2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