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共产党最终完成了对国家的统一,但这个统一仅仅是政治意义上,从经济、民族认同感方面的统一从那时起才算是刚刚开始,可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候,黎笋等越共高层却利令智昏,开始对周边国家进行军事侵略,甚至不惜与曾给予自己极大帮助的为敌。1979年,当局的一系列错误行径最终迫使中国不得不进行自卫还击战,进而引起了两国间长达十年的边境战争……简单点说,几十年以来越南高层所做的事就是在一场战争结束以后马上又投入另一场战争,而且场场都需要举国之力。这样一来,越南内部的南北经济整合也就被搁置一边。
1991年苏联解体,而此前黎笋政权对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导致在经济上除了苏联之外再没有任何的依托,国家经济因此遭受了重创。这使得一些长期以来被掩盖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其一是社会各阶层之间开始出现裂痕。黎笋时代的越共近乎就是苏共的翻版,所以苏联存在的问题几乎一样也没落下,虽然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成分保证了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公平,但是在越南很多人的心里,依然认为居于少数的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天然就该高人一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是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往好处说,这可以让民众尊重知识;而往坏处说,这种认识也很容易让老百姓盲目地去相信和维护某些在利益上未必与他们一致的人。
在经济运转良好的情况下,老百姓几乎察觉不出“精英主义”有什么不妥。然而,一旦经济出现问题,矛盾也就立时会凸显出来——所谓天然“高人一等”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在财富分配上得以体现。精英阶层所要求的是以他们的身份而非贡献来获得更多的财富,如果领导者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则整个社会必然被彻底撕裂,紧随其后的必然是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而如果不能完全满足精英阶层的要求,那么这些人就会借助手中的资源——比如传媒——频频向越当局发难,这最终还是会加剧社会矛盾。
其二是经济、文化层面的南北二元制问题。从历史渊源上说,虽然是以京族为主体的民族,但历史上南北方的差异就很明显,且彼此矛盾不断。所以,越南南北方的共性远没有和那么强。
越南当局当初穷兵黩武的政策使得统一国内经济、人文的最佳时机被白白地浪费掉了。而自苏联解体之后,越南国内从党中央总抓经济变成了事实上地方自己搞经济,中央的权威性相应有所弱化。相对来说越南北部更多的是和进行合作,而南部则是和东盟国家合作。日久天长,越南国内就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圈,彼此谁离了谁一时半会儿也都活得下去。这种经济二元化必然会要加剧政治、社会乃至人民思想的分化。如今,从地域上越南可以分成北方派和南方派,从经济上可以分为亲华派和亲美派,从政治主张上可以分为民主派和保守派……可见,越南社会已经开始出现支离破碎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