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援军陆续开至,王锦绣、开隆阿、秦定三、余万清等人率部万人,先前“引疾回籍”的江忠源,也与刘长佑率楚勇千人回到前线,清军在桂林达到两万。以向荣、刘长清所辖湘、桂、川兵守城,王锦绣、松安、余万清、李孟群驻北门,张敬修和东勇(新招的)驻飞鸾桥,潮勇(也是新招的)驻西门,秦定三、常禄驻东门,许祥光驻扎南六塘,江忠源、刘长佑驻扎鸬鹚州。
清军军纪败坏,四下抢掠,在营地设立市场,公开拍卖抢掠的财物。桂林的地方官对这帮四下抢掠的官兵十分恼火,下令民间可杀入室抢劫的清军以自卫,“谕民间自行戕杀”。
剧照
清军城外援军与太平军大小二十四战,败多胜少,唯江忠源部三战皆捷,给予太平军一定杀伤。两军血战连连,虽然桂林城仍坚不可破,太平军高层将领却信心十足,悠然自得,以其大无畏精神,“据明月楼,每宴笙歌错杂”。百年后,我国历史学家读史至此,叹服曰:“太平军蔑视敌人,充满自信,与清军衰竭的士气恰成鲜明的对比”。
太平军仿制的攻城利器吕公车。吕公车是庞然大物,“高与城齐,宽二丈。每车有云梯七具,可连袂而上。车有数层,每层可容百人。第二层储满火药包(《粤西桂林守城记》)。”太平军恃吕公车,逼近城池,全城慌乱。可惜太平军不怎么会用吕公车:士兵将第二层储备的火药包抛出,却因力道不对,连续两个都落了回来,把所有的火药包引燃,于是只好慌忙撤退,撤退时又被清军一炮打中车顶,车内人几乎全部阵亡。(在围攻桂林中,太平军和湘军最常用也最有效的穴地攻城战术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