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原名张道庸,是红四方面军出身,因祖籍安徽又所向无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誉之为“皖籍猛将”。
“金字招牌”
1939年春,经周恩来安排,张道庸分配到新四军工作,一度在皖南军部工作,不久担任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长。当时,在陈毅的正确领导下,新四军第一、第二两支队已挺进江南敌后,贯彻执行党中央“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建立起茅山抗日根据地,并依照党中央指示,开始向江北发展。张道庸来到敌后,为了工作便利,不因他的“皖籍猛将”威名引起日伪顽过早注意,陈毅建议他改名:“道庸,有点封建色彩,不好。”粟裕提议说:“干脆把姓去掉。一语双关,就叫陶勇吧。”陈毅频频点头:“好。陶者,无忧也;勇者,无畏也!”从此以后,陶勇便率领所部驰骋于大江南北。
1939年冬,为冲破国民党对新四军抗日地域的限制并沟通江南、江北的联系,借为苏北友军护送弹药的有利时机,经陈毅策划派陶勇和卢胜等率领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二营北渡长江,悄然插入扬州、仪征、天长、六合地区,以“苏皖支队”的名义,在那里扩大部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建立游击根据地。
陶勇率部进入仪征以北月塘集地区后,便积极向日伪军发起连续攻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歼伪军两个连,一个伪警察所,并一度切断了天(长)扬(州)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