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抗美援朝点将:中央军委因何对调邓华与黄永胜?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2 00:33:05

  第三,组织制定了部队的入朝开进计划。入朝开进计划繁杂,但在邓华的组织带领下,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干的十三兵团司令部做得相当周密细致,举凡部队番号、着装、通讯、开进路线图、与友军的协同联络、医务人员、司机、翻译等各项事务,无不提前想到。特别是针对夜渡鸭绿江,他们不仅考虑到如何隐蔽伪装浮桥,还考虑到如何在一到两个小时内架通浮桥和拆卸浮桥。后来渡江,我军只用了3个晚上,即渡过了25万人马,而敌军竟然没有丝毫察觉。这种突然和迅速,可谓是现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志愿军的入朝参战,是随着战场的迅猛发展而到来的。1950年9月15日,美军从位于朝鲜半岛“蜂腰部”的西海岸仁川登陆,拦腰截断朝鲜人民军;10月1日,美韩军队越过三八线,向北进犯;10月4日,毛泽东紧急命令彭德怀从西安飞抵北京;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主席的名义任命彭德怀为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夜,志愿军分三路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自此开始。

  虽然早在井冈山时期,邓华就认识彭德怀了,但在此前20多年的征战岁月里,他们俩并没有直接共过事。直到这场跨国战事的到来,他们才成为真正的搭档。邓华在志愿军中的职务是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也就是第一助手。在这期间,邓华向彭德怀提出的两次关键性建议,直接影响到能否打好入朝初战。

  起初,中央军委决定先派两个军过江。两个军不过10多万人,而此时“联合国军”的总兵力已达到42万人,越过三八线的兵力即有13万余人。他们装备优良,而且除地面部队外,还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基于此,10月9日,邓华找到彭德怀,建议十三兵团的4个军连同3个炮兵师同时入朝。彭德怀十分赞许,很快致电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毛泽东复电表示同意。历史证明,这一着棋非常重要,正是我军以优势兵力出击,才取得了入朝初战的胜利。

  两天后,彭德怀来到兵团司令部驻地安东(今丹东)检查出国战备情况。邓华再次向他提出,即使先头4个军一起入朝,兵力也还是不够的,必须再调一个军来维护后方。彭德怀认为意见很好,马上向中央报告。中央军委不仅接受了建议,而且决定抽调第九兵团3个军作为第二批兵力入朝作战,再抽调第三兵团、第十九兵团作为第三批兵力入朝作战。对于邓华的建言献策,彭德怀事后评价说:“邓华这个人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考虑问题有眼光,也比较周到。”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