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很奇怪,我们的大军从博山出发,进攻中共的根据地莱芜县城,沿途却没有遇到一点抵抗,一路“势如破竹”进了莱芜城。中共在莱芜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当地物资大都被转移走了,主要男丁也都离开了,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路上不是安置了地雷,就是左右间隔挖陷了一段路基,以延缓部队的前进。士兵一路大骂:“丢那妈,八路,扒烙。”
一八八师到达莱芜后,继续往新泰进发。有一件非常让人不解的事:我军从莱芜到达新泰后,刚歇下脚,就接到命令,要放弃新泰,撤回莱芜。但返回莱芜之后,立刻又要再回新泰。这样翻来覆去地一连折腾了一个多星期,搞得部队疲惫不堪,怨声载道,行军时到处都是士兵的咒骂声。但为什么指挥中枢会下达这样的命令?没有人知道。也许这就是韩炼成设计的一种策略,尽量让全军疲劳困顿,将战斗意志消磨殆尽,然后一举成擒。
还有一个困惑,最后接到第二绥靖区王耀武司令官的命令,要两个军全部撤回,保卫济南。为什么不安排两军一前一后撤退,而偏要两个军并排行军,一同挤在一条河谷里,导致23 日突然爆发激战时,两个军一搅和,混在一起,各自失去了指挥的功能,变成了一团乱军,不战自溃?莫非这也是韩炼成的妙计安排?

再一疑惑是,国军从新泰、莱芜撤兵时,还有一大批“难民”夹杂在中间,一起撤退,更加混乱无章。但新泰、莱芜两县根本就是中共统治多年的红区,怎么会有这么多“难民”?这些人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难民,多少是隐藏的共产党?实在是一个问题。
莱芜战役惨败后,王耀武司令官急得直跺脚。据说他见到突围回济南的三十六师师长曹振铎时,曾拍案大骂:“即使你们是六万头猪,也不会在半天中全被捉去!”而事实上,这六万大军是在共产党的精心策划下,一步步地走进预先设计好的口袋的。国民党如果能虚心检讨,应该败得心服口服。
(责任编辑:朱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