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个军保留部队现状扫描
2003年,人民解放军进行第十次大裁军,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陆军的70个军,在陆军只保留了18个军,并逐渐发展成为集团军。
这18个军中有当年第一野战军中的1个军;第二野战军中的4个军;第三野战军中的4个军;第四野战军中的8个军;华北军区野战军中的1个军。这18个集团军分布在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兰州、成都7大军区,成为解放军陆军的机动作战部队。
陆军中保留的18个军发生了三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从骡马化发展成摩托化和机械化。
198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机械化集团军试点,目前全军陆军机械化部队的数量已经超过半数。
第二个变化是由步兵军转变为多军兵种合成的集团军。
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在提出人民解放军裁军百万之前,就酝酿组建人民解放军的集团军。1980年3月,他在军委常委扩大会上指出:要根据军队装备不断改进的情况,搞些合成军、合成师,这样便于合成训练,便于指挥员熟悉特种兵的指挥,把平时训练和战时使用结合起来。这些问题都要当作制度问题、体制问题作进一步研究。接着,在一个未来作战研讨会上,邓小平又指出:有的同志提出来,过去我们也设想过,比如一个军,组成一个合成军,有炮、有坦克、有导弹,炮包括防空的,实际上就是一个集团军。不久,邓小平提出可以先搞一些军作试验。
1983年,中央军委根据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转变的指示,经过反复论证,于1984年4月组建了人民解放军的集团军。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人民解放军以步兵为主体的陆军军全部改变成多兵种合成的集团军。
在此之前,人民解放军的步兵军不包括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兵种,这些兵种都自成体系,战时临时配属给步兵军。
目前人民解放军陆军的集团军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航空兵等诸多军兵种,集团军编成内的各军兵种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作战能力都大大超过了原陆军军,步兵不再是老大哥,专业兵种的数量超过了步兵,炮兵的数量居第一,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
第三个变化是隶属部队的编制变化。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命令各野战军所辖纵队改称军,当时军的编制是军、师、团、营、连、排、班的编制;现在部分集团军改为军、旅、营、连、排、班的编制,作战单元逐步小型化、合成化、模块化。
在陆军军的变革中,不仅步兵的数量大大减少,骑兵、司号兵等不适应现代战争的兵种和专业被取消,伪装部队、特种侦察兵、气象兵等新型兵种专业不断产生。
人民解放军陆军由70军演变成18个集团军的最大特点是“精兵、合成、高效”,实现了人民解放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