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型登陆舰的补充建造,表明中国军队设想的未来登陆作战中,传统的平面抢滩登陆作战仍将占据重要作用。
如果参考我军前不久演习中进行的人工码头的快速展开和民船成建制输送部队演习,显然一场“诺曼底”式的登陆战仍然是统一祖国的最佳形式。除了这种久违的登陆舰,本周最大的惊喜莫过于更多关于一度盛传的万吨海警船的信息被披露。
目前,正在上海建造的首艘万吨海警船初见雏形,最新消息称,该船将配备76毫米的中口径速射舰炮——对于一艘不参加战斗的执法船只而言,这样的武器已经算是重火力了,相比之下,日本最大的海保船“秋津岛”号的主炮也仅40毫米。放眼全球,只有俄罗斯海警的克里瓦克III型海警船装备有更大口径的火炮。
对于海警执法船而言,平日遇到的执法对象多为小吨位的渔船或者货船,千吨级别的海警船已经足够完成大部分任务。
3000-5000吨的大型执法船已经少之又少,排水量万吨、又装备大口径火炮这样的重武器的执法船几乎没有先例。
对中国海警而言,这样的执法船针对的目标已经不是普通的违法船只了,他所针对的,就是别国侵犯我国主权的执法船只。
此前,在东海的执法船对峙中,日本海上保安厅多次出动各种装有20、30甚至40毫米舰炮的巡逻船,阻挠、干扰我国执法船的合法执法行为,我国执法船由于缺少武器,往往在对抗中处于下风。凭借吨位和火力的双重优势,新型万吨执法船的入役将彻底扭转这一局面。
这种有针对性建造执法船的行为,在形式和逻辑上都与一战前英德两国的战列巡洋舰造舰竞赛相似。当时英国为了围剿各国用于破交战的装甲巡洋舰而研发了战列巡洋舰,德国为了抵御英国的战列巡洋舰制造了同类舰船。至于这场竞赛的最终胜者,毫无疑问是两国中决心更大、投入更多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