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军事>武器装备>

中国092型战略核潜艇:第一次试验遭失败(6)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5-13 14:10:24


 1965年8月,已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研制一型单级、固体推进剂的近程弹道导 弹,希望以此作为潜射固体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原型。

  但该弹的研制开始后 不久,即该弹射程过短,载荷也较小,缺乏威慑力,不适合安装在弹道导弹核潜艇上。

  不久,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专委会议,确定用于弹道导弹核潜 艇的导弹应为两级、固体推进剂的中程弹道导弹。
  
  中国的潜射弹道导弹采用固体推进剂,起点极高(苏联直到解体前仍在大量装备液体推进剂的潜射弹道导弹),技术难度可想而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该导弹无苏联资料图纸可以仿制,在世界范围内,也很难找到 可供参考的型号及文献资料,这对潜射导弹的研制队伍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潜射弹道导弹与陆基弹道导弹相比有诸多的不同。潜射弹道导弹的体积必须更为紧凑,重量要求也极为严格,以适应潜艇内部狭小的空间。

  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射平台始终处于运动中,因而 对艇上的计算机系统、导航、定位和导弹的制导系统提出了极髙的要求。此外,水下发射技术、水下发射强度计算、导弹在水下的气密性、水密性等等方面,都是极大的技术挑战。
  
  在第一代潜射弹道导弹的方案论 证中,科研人员逐步解决了以下4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进行潜射弹道 导弹的水下机动发射技术论证。

  在60年代中期,苏联的潜载弹道导弹也刚刚从水面发射进化为水下机动发射,自然无法向中国提供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国解决的方法是先用缩比导 弹模型进行水池发射实验和水筒实验,然后进行全尺寸模型弹实验,最后在水下运动的潜艇上进行发射实验。
  
  第二个问题是发射方式,在确定了水下动力发射方案之后,科研人员经过权衡,选用了燃气动力、导弹水 下冷发射方式。
  
  第三个问题是导弹的实验流程。在这方面,中国参考陆基弹道导弹的实验流程,最终制定了一整套从 发射台垂直发射到潜艇水下实弹发射实验,由易到难的完整方案。
  
  第四个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导弹弹体、两级动力装置和制导系统方案。
  
  为潜射弹道导弹配套的试验场于 1968年进行勘址,1971年确定在辽南建设潜地导弹试验场。

  1972年10 月,海军在辽南海域进行了首次全尺寸模型弹的水下弹射实验,标志着潜射导弹的发射系统研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潜射弹道导弹本身的研制却遭遇了不少波折。
  
  潜射弹道导禅配用的弹头于1974年完成了全当量核试验。在核弹头设计技术上,运用了国内最新的成果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

  固体推进剂和固体发动机的研制是一个技术难度较大的课题。固体推进剂的配方从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研究,经过约10年的自主研发,才获得较为理想的固体推进剂方案。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摆动喷管 是一级发动机的关键部件,1967年开始研制,初期数次失敗,1979年3月才突破技术术难关。
  
  1980年,导弹一、二级固体发动机均研制出样机,连续试车成功,同年完成了第一枚潜射弹道导弹实弹的 总装测试任务。

  1981年,潜射弹道导弹开始进行陆地发射台试射,但第一发试射未成,第二次试射取得成功,在陆地发射台实验成功的基础上,1982年,潜射弹道导弹开始进行陆地发射筒模拟试射,试射非常顺利,证明导弹飞行稳定系统、发动机及推进剂系统性能良好,可以进行海态飞行实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