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曝光十三大黑科技
十三、我国实现T800高强度碳纤维量产 性能超日本东丽
用小小的纤维体来做自行车钢铁支架?没错,碳纤维的“小身板”中就蕴涵着这样的大能量。不仅如此,它还在航天工业、国防军工等领域大显身手,被誉为工业界的“黑色黄金”。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性能碳纤维研发和产业化水平落后,加上国外的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相关材料需求常常陷于“无米之炊”的境地。
碳纤维材料的微观结构
在此背景下,江苏航科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科)打出自主创新牌,生产出全球领先的T800碳纤维,率先突破国际高技术垄断,开创了我国高技术装备制造材料产业化新格局。
同时,航科已经掌握了制约碳纤维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瓶颈,实现了从工艺到设备,从性能到质量,从人员到管理等方面的快速提升。计划在未来10年内打造成我国碳纤维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和碳纤维产业化示范基地。
在国际上西方大国的一片讥讽声,国内瞎眼智障们的谩骂声中间,我们的科研人员仍旧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就,我们应该支持和鼓励他们!
十二、马伟明院士获奖感言首次批露中国电磁弹射获成功
图为工作中的马伟明院士。马伟明院士对我国海军电气技术研究功勋卓著,先后两次荣立一等功
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时的获奖感言被许多网民转发。在这段发言中,马院士透露,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研究已获成功。这篇讲话中还透露了关于我国舰船全电推进系统等同样由马院士主持研究的重大军事技术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
海外曝光中国航母弹射器,发展超西方预期
马伟明院士曾是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他出生于1960年,致力于独立发供电系统研究。创建并发展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攻克系统中稳定性预测、固有振荡抑制、复合故障诊断、短路保护等国内外长期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德国有关公司购买其稳定装置专利),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已装备应用,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
提出三相/十二相双绕组电力集成新原理,据此研制出艇用交直流混合发供电系统。在独立电力系统电磁传导干扰预测理论和抑制技术上取得突破,完成了运载工具不同供电系统电磁兼容研制。上述成果既有理论创新和发展,又解决工程中关键技术难题,并得到应用,取得了重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