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军事>武器装备>

西方专家:一现象暗示歼14尾流来看这回是真的(6)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5-13 11:24:36

  五、发动机进气口和发动机进气压缩风扇高温隐身涂层技术。由于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和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叶片是较大的雷达波反射源,而且是从前部探测飞机的主要雷达回波源,因此,新型飞机隐身也要重点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减少雷达波回波强度,进气口通道常被设计成为曲面形状,进气口唇部也是圆弧形过渡,而涡轮风扇叶片因为不能轻易改变形状,因此,涡轮叶片上通常要涂敷一层不同于机身上的特殊隐形涂层。

  六、远距相控阵多目标火控雷达。中国的战斗机载火控雷达技术在借鉴了法国和俄国技术后,已经有了极大进步。在此基础上,中国自己研制的新型相控阵机载雷达已经定型,据说原型先是装在歼11B上进行实验,待歼14正式定型服役时,将会正式装备该型雷达。

 

  美国的F-22战斗机在进入作战区域前,一般都是依靠地面探测雷达、空中的预警飞机和天空的预警卫星所探测到的信息,利用实时数据链来实现信息共享。歼14服役后,预计将会主要依靠地基雷达来获得目标信息,未来估计中国除了大力发展空基预警飞机外,雷达预警卫星也会列入中国军方的发展之列。

  七、机体表面高分子吸波复合材料技术。中国的各型战斗机都是银光闪闪的外观(铝合金蒙皮原色),如果距离足够近,还能看到宽大的机体缝隙和众多的热铆钉。

  而这些地方恰恰是雷达波反射最集中的所在,之所以中国的军用飞机极易探测和识别,就来源于此。这既是飞机制造工艺的问题,也是中国飞机设计的长期弊端。如今,这些东西已经大大改观,这从歼10上大家就能看出来。

  在歼14 上,这些榫合缝隙已经大大减小,热铆钉的痕迹也几乎看不出来了,在弥合和喷涂了中国自己研制的高分子吸波材料后,中国新型歼击机的外观均匀平滑,再结合原有的隐身设计,其隐身效果几乎无与伦比。这些隐身材料已经由最初的1号,发展改进成为系列,现在已经有2、3、4号同时问世。

  八、全自动飞行控制管理评估系统。中国现役的飞机绝大多数都要依靠飞行员个人的飞行素质来控制,飞行工作既辛苦又消耗体力。

  因此,中国在飞行自动控制领域,从上世纪末奋起直追,现在初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经研制成功的某些型号,已经正式装备了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如歼10、歼11、飞豹等机型。

  而在歼-14上装备的是更加先进的型号,可以在电脑预定的飞行战术动作中,自动完成各种高难训练科目,并且大大减少了飞行员的工作强度。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