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4战机的八大技术世界领先 据传不久前的一段时间俄专家比尤什根斯来华访问,参观了沈飞的飞机设计研究所,对中国的四代机俄称五代机进行了点评,认为如果这款机型走向现实,那么相对美军F22将有许多优势,比尤什根斯称世界各国关于第四代战机的设计要求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就是细节之处,比尤什根斯和中国的关系非常不错,回国后他撰写了中国四代机的一些独到之处:
一、绝佳的外形隐形性能。关于歼14的空气动力外形,预计和美国的F22差不多,但他们还是融合了中、美、俄的很多优点,采用了有自己特色的双垂尾前置鸭翼技术。
前置鸭翼的好处是可以给该机提供优异的超级机动能力,这在他们的新型战斗机歼 10上已经证明过了,相信大家都应该看得出来。
至于新型战斗机的双垂尾技术,虽说他们自己研制的战斗机中还没有实际使用,但是他们引进技术国产化的歼 11B型战斗机上,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原来歼11的双垂尾,改进为双倾斜垂直尾翼。
二、先进的电脑控制大推力发动机矢量尾喷口。歼14采用了中国在某进口飞机发动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国产大推力矢量发动机(昆仑?太行?),该发动机的尾喷口完全不同于苏27和歼 11系列的向后延伸出机体尾部,而是退缩深埋在部分机体内,这样就可以有空间从容布置发动机红外抑制装置,有利于飞机的红外隐身效果进入最佳状态。
三、复合材料大型结构件技术。这也是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机都已经开始大批应用的一个技术,该技术既可以大幅减少飞机的机体重量(从而提高飞机的载弹量和载油量)而不减少飞行结构强度,还可较易实现飞机的隐身目的。
中国也已经实现了复合材料尾舵、垂直舵、非关键结构件等较大型复合材料技术,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比重也越来越多,他们有理由相信,歼14战机上的复合材料机件应用会有新的提高。
四、玻璃座舱内离子镀金属反射膜技术。如果在飞机驾驶舱玻璃上涂敷这层金属反射膜,则飞机驾驶舱内的电磁信号无法反射到飞机之外,敌方发射的探测波更无法进入能够反射电磁回波的座舱内,从而大大减少被发现的概率。此外,座舱各联结点面处,也均经过特殊处理,均将电磁波反射能力减弱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