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国人的担心,我觉得要从几个方面来看。有些人要克服这种心理,就是说英国过去是发达国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还当过超级大国,而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三十年的功夫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总量提高,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居然还能出口核技术,还有钱。他们的这种心态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也有个别人还有一种偏见,对中国有偏见,所以对中国缺乏信任,这是另一种类型。第三种是冷战的思维,觉得核电站这样敏感的项目让中国人做,将来如果中英之间发生了争议,甚至冲突,当然这冲突不是说动武,两国关系不好了,中国会不会利用在计算机上设置“后门”来控制英国的核电站?我觉得这些想法都是没有必要的。
我认为,随着中英关系的深入,随着中英合作的深入,英国民众会逐渐地适应,他们会感觉到,中国到英国来,并没有什么别有用心的目的,而是为了互利和双赢。同时他们也会认识到,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中国的企业是根据国际游戏规则,根据国际标准来做事。
中英蜜月开启黄金时代
记者:我们在曼彻斯特多天的采访期间,当地英国企业还有华人都很关心,为什么这次没有看到中英两国在英国高铁项目上,达致类似欣克利核电站,明确的投资合作计划?英国似乎非常希望中国帮助其发展北部经济,鉴于现状,大使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有多大的兴趣?如果想有所作为,中国是更多地采用国企参与的方式,还是鼓励两国间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通过市场化寻求合作?
刘大使:中英两国政府十分重视开展高铁合作。双方在习主席访英期间发表的联合宣言中也提到,两国政府鼓励双方企业深度参与高铁项目。至于为什么没有举行高铁合作的签字仪式,那是因为英国的高铁项目还在绘制蓝图的过程中,还没有到最后立项。所以英方还没有开标书,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但是两国的企业已经进行了接触,而且两国政府也成立了工作组并已启动相关工作。随着时间推移,随着项目不断地成熟,两国企业会具体地进行一些合作。
中国对与英国地方的合作是很重视的。除了中央层面,两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也非常活跃。英国要打造“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我认为这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可以很好地对接,中方对此也很重视。我们知道伦敦的经济规模很大,差不多占整个英国经济体量的三分之一,但还有三分之二呢。我们也很重视这三分之二。英格兰北部有很好的发展战略,我们觉得会有很多机会。习主席这次去曼城访问,这也是对英国发展北部经济中心的认可。至于将来中国企业参与“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项目的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企,我觉得我们完全是开放的。我们鼓励所有企业参与英国的项目,只要项目合适。我们既鼓励中小企业,也鼓励中国的大银行来英国。这次中国银行(3.89, -0.02, -0.51%)专门搞了一个论坛,要为100家中英中小企业搭建一个平台,促进他们的合作,所以我们完全是一种开放的政策。
习近平出席中英创意产业展
记者:习主席获邀前往契克斯,同英国首相卡梅伦进行了一场庄园聚会,受到瞩目。请问大使,英国版的“庄园外交”,和早前的美国版“庄园外交”,有哪些异同点?
刘大使:契克斯这场活动非常具有特色,进一步密切了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个人友谊,使得两国领导人能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深入地就一些重大的问题交换看法,包括两国的发展战略、治国理念、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以及中国的发展道路等。这次习主席跟卡梅伦首相在契克斯进行了4个半小时的深谈,远远超出他们在伦敦的会谈时间。习主席跟卡梅伦首相在契克斯的森林中漫步、交谈,使我想到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它不仅绘制了中英关系的美好前景,而且体现了中国的外交更加挥洒自如,更加精湛娴熟。习主席这次访问英国,既有很多严肃的政治会谈,也有轻松的文化话题,同时还有和英国领导人轻松的对话以及深入的交谈,为习主席这次访问增光添彩。至于说和美国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有何区别,我觉得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情。作为驻英国大使,我陪同习主席去契克斯,有着亲身的体验。我觉得英国这场活动更具特色,为中英关系留下了一个令人永远怀念的画面,定格在这次我称为“超级国事访问”的画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