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金打造两栖作战力量
日本《钻石周刊》6月16日刊发文章,假想出现中国军队“进攻”钓鱼岛和日本所谓“西南群岛”的事态,该刊记者就“岛屿防卫”需要哪些重要装备和技术采访了日本军事评论家。
虽然这场所谓的“冲突”纯属日本媒体的臆想,是在误导日本民众和国际舆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政府研发和采购有强大海空作战能力及“夺岛”能力的武器装备是不争的事实。报告指出,2014年,日本继续以促进军力结构转型,重视“西南防御”和海空威慑力、打击力建设的战术思路为基础,加速武器装备研发、制造与采购进度。
报告指出,为提升自卫队岛屿作战部队装备机动性、火力与指挥一体化水平,日本继续斥巨资为筹建中的水陆机动团配备先进装备,提升陆上自卫队夺岛、守岛部队的对空、对舰作战能力。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后,日本确定将从美国大量采购AVV-7水陆两栖装甲车,计划在2014年至2018年间购入52辆。该款战车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主力作战装备。2014年2月20日,日本以5亿日元向美国采购的首批4辆AAV-7运抵横滨港。
周永生称,日本原来没有水陆两栖部队,2013年其防卫省决定,在当年12月出台的新“防卫计划大纲”中,明确提出在日本陆上自卫队设立有登陆作战能力的“水陆两栖团”。日本去年开始进口的美式水陆两栖装甲车,是夺取岛屿的利器。日本加大对“夺岛”武器的采购力度,是想加快水陆两栖团的建设。水陆两栖团表面上称作“团”,兵力实际上已远远超过“团”的规模,正在朝着“旅”级规模发展。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日本长期没有两栖登陆和作战力量,其在侦察预警、航空支援方面力量较强,而在两栖登陆方面的能力较弱。”胡波表示,日本购买了很多具有两栖作战功能的装备,不难看出,其正在着力加强自卫队的两栖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日本还确定将从美国采购“鱼鹰”(V-22)大型运输机(列入2015年预算),斥资改造“大隅”号等登陆舰,以提升登陆部队部署、转运能力;为陆上自卫队增购新型12式岸基反舰导弹、雷达精确制导装置和新型迫击炮等,以增强武器火力强度和精确性。为了实现“西南防御”海陆空自卫队作战一体化,日本还采购了新型对空战斗和火力战斗指挥一体化电子系统,以及以上电子系统与海上自卫队指挥系统的连接系统,并斥巨资为作战部队升级野外指挥通信系统。报告指出:“2014年,日本用于以上各项指挥系统、通信装备的采购费用超过120亿日元。”
3.日美多次举行夺岛演习
为了扩大自卫队规模,提升自卫队训练积极性,日本想出了不少“点子”。与很多国家一样,日本重视完善包括使用女性自卫队员、返聘等方面的人事政策。具体来说,日本防卫省决定自2014年开始任命已转业至民航公司的航空自卫队前飞行员为预备役自卫官,这项制度规定,假定发生紧急情况,日本政府将召集预备役自卫官,辅佐负责作战指挥的司令官,从而缓解目前航空自卫队飞行员数量不足的紧张状况。
日本防卫省2014年底还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计划从2015年3月前开始实施一项新的征用预备役自卫官的奖励计划,规定凡是雇用了预备役自卫官的企业,均可优先获得防卫省和自卫队工程项目,同时对于雇用有预备役自卫队员的企业给予法人税减税的特别奖励。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日本既重视自卫队“量”的积累,也重视“质”的提升。报告指出,2014年日本系统性地强化了自卫队员各方面作战能力,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情报搜集、分析人才,以及反导、应对太空及网络威胁的专业人才,如陆上自卫队已开始着手培养“轰炸引导员”,以便未来夺岛作战时提高轰炸命中率。日本还利用北海道的训练环境实施实兵演练活动,2014年10月,日本陆上自卫队与美国陆军在北海道举行了联合军事训练,以提高美日联合作战能力。
2014年,无论日本自卫队内部军演还是涉外双边、多边军演,均提升了实战课目比重,训练内容有明确针对性,其中大量涉及岛屿防卫、两栖作战与海空力量协同作战的内容。
中国军事专家认为,应该警惕日本自卫队在其国内外的各种演训。胡波分析称,为提高日本自卫队的“夺岛”能力,美国和日本进行过很多次夺岛演习,假定过很多种“岛屿被侵入”的场景。“不难想象,日本加强自卫队的日常训练,是为应对与某些国家的长期对抗打基础。”
“日本自卫队的水陆两栖团反复进行训练,经常性地向美国派遣几十人进行轮流训练,目的是吸取美国‘夺岛’战、两栖登陆作战经验,让日本在夺岛战争中谋取制胜之道。”周永生说。
周永生还表示,这些年日本大规模地把北海道重装甲部队调运到西南地区岛屿进行演习,其考虑是,在发生岛屿争端时,若西南方面军力不够用,可以从其他地区进行远程投送,对西南地区进行支援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