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德军列车炮客观而言,“萨德”反导系统不仅可以对中国弹道导弹活动形成严密监视和及时预警,而且将大大降低中国的核威慑能力。为此,美国一手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制造地区局势紧张,为加速推进在亚太军事部署寻找“遮羞布”;另一手就是营造“中国导弹威胁”的环境和氛围,为构建“美日韩”亚太反导同盟铺路,而这将严重冲击本已脆弱的地区安全格局,并可能导致爆发核冲突的风险加剧。

“亚尔斯”洲际导弹这绝非是危言耸听,国际军事专家普遍认为东风-41洲际战略导弹是中国威慑美国的主要战略武器。然而,原本不多的东风-41洲际导弹,如果遭遇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中国的核反击能力将受到严重制约,这将极大增强美军对抗中国的信心,降低其发动战争的成本。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增加导弹上的核弹头数量就是为了应对美国发展核武和反导方面的进展,从而保持和维护我国核威慑能力的稳定性,恢复地区的战略平衡。总而言之,中国不希望与任何国家为敌,但中国同时也清楚,国防建设必须以应对最高危机为方向。中国奉行最低核威慑战略,但同时也强调威慑的有效性。中国的威慑力量,不仅能慑人于干戈之前,更能灭敌于烽烟之后。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国的火箭军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装备升级换代活动。通过卫星图片的综合分析判断,中国正在大规模用固体燃料推进东风-31和东风-31A替换原来液体燃料只能由发射井发射的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