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伊朗仿制中国C-802导弹最著名的一次实战战例就是用这种导弹攻击以色列“萨尔5”轻型护卫舰,导弹击中了机库,薄钢板中穿过,打中吊车,将这个舷侧的吊车一起带入海中,在甲板上留下一个洞。最初很多人还以为是导弹以接近天顶方向俯冲下来砸出的洞,并因此质疑C-802导弹的可靠性是否有问题。其实这一事件的原因和前面一样都是由于击中的目标过于薄脆,未能引爆战斗部。
俄太平洋演习中,两枚“马斯基特”导弹击中靶船,战斗部爆炸了
最极端的情况,当年的“XX红X号”靶船,吃了一发从天而降的大导弹(当然也没装炸药),她也没有当场沉没,一直坚持到被拖到浅滩搁浅,还能用来研究这种导弹的破坏特点,也为我国研究XX导弹打XX的大课题做出了最后的贡献。 其实水面船只抗损性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命中位置不同,命中角度不同,命中方式不同,导弹不同,靶船不同……什么结果都可能出现。国内媒体报道过另一次事情,是我国使用引进的“XXXX”超音速反舰导弹打靶,结果由于船体在水流作用下方向转了约90度,原本应该从侧面击中的导弹变成了从头到尾贯穿目标。虽然并没有安装炸药,但超音速导弹仍造成了靶船彻底损毁,并且快速进水沉没。当时负责拍摄照片任务的小艇艇员冒着危险靠上去,拍摄了一系列珍贵照片,对我军研究超音速导弹的攻击效果有相当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