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低频声波还可以穿透艇壳,进入耐压壳体内部,由于壳体和肋骨会对声波进行弹射,叠加到潜艇散射回波里面就会增强潜艇的信号特征,那么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调取和分析,不但可以发现目标,还可以“描绘”目标壳体和肋骨的特征,对目标进行识别。
从各国对于低频声呐的试验、测试和实用情况来看,低频主动声呐已经被证明是对付现代安静型潜艇的有效手段,正是因如此,新世纪各国拖曳线列声呐一个发展的趋就是配备低频主动发射阵,升级为主/被动拖线列声呐,以提高潜艇在在复杂情况下对抗现代化潜艇的能力。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是美军第一种专门为应付冷战后威胁研制的潜艇
根据低频主动发射阵与拖曳线列阵配置不一样,各国主/被动拖线声呐分为以下三种配置形式,第一种是低频主动发射阵与拖曳线列阵融合为一体,加拿大的TIAPS(拖曳主被动声呐)就是这种形式,TIAPS的发射阵和接收线列都采用水平布置,从表面上来看,与普遍的拖曳线列阵没有区别,它的优点就是体积小、重量轻,容易收放,收放装置相对也要小,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低频发射阵的体积和重量受限,因此功率受到限制,探测距离相对较小。

反潜版056型护卫舰出海测试画面
第二种是采用独立的低频主动发射阵,它一般采用垂直发射阵以提高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以增加发射功率,同时拖线阵安装在发射阵(拖体的后面),这样可以让系统显然比较紧凑,舰上只需要一套收放系统即可,这种布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拖体同时拖放多条线列阵,利用多线阵才提高系统的探测能力,不过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是,拖体里面既有低频发射阵,还要有线列阵的收放机构,因此系统比较复杂,对于两个基阵都有一定的影响,增大了系统的损耗,影响探测能力,目前欧洲的主/被动拖曳线列阵都采用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