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专题-娱乐-社会-图片-问吧

主页>娱乐生活>文化杂谈>

编一本“潮词版”《辞海》如何?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09-12-29 08:37:15
 或可编纂“潮词版”《辞海》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转型,语言文化也是日新月异,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使用“潮词”,已然成了一种遍及全球的现象和潮流。

  据悉,《香港潮语学习字卡》初出现时,曾引发了不少讨论,批评者很多,认为现在年轻人语文能力越来越差与这些奇怪的词语有关。但也有人认为,当年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同样难登大雅之堂,后来不是也成为香港人的宝贵集体记忆,也活化了香港的文化精神面貌。

  由此想到,将于今年十一前夕与读者见面的2009版《辞海》,拒收入“超女”“快女”等娱乐词汇,也一度引起人们争议。网上跟帖者立即分为两种声音,一方认为,“超女”是文化垃圾,当然要抛弃;另一方认为,“超女”又碍着谁的事了?应当进《辞海》。对此,专家认为,双方都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辞海》,超女是不是文化垃圾,自有公众、社会去评价,因为任何一个词条都需要经过社会的沉淀,尚未经过沉淀的毛坯型新词,是不够入《辞海》的资格的。

 

  但是,《辞海》10年修一次,每次修改都会收入一些新词汇,谁又能保证经过专家认定而收入的那些新词汇,就一定是“经过社会沉淀”的,以及能长期经受得住“社会沉淀”呢?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万元户”一词,当初恐怕谁也不会排斥它入《辞海》,但这又怎样呢?现在“万元户”一词不是早已淡出人们视野,已经失去生命力了吗?

  所以我要说,从科学性、知识性、历史性、社会性等角度编纂《辞海》,无可非议;但是,从适时性、适用性等方面讲,这又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辞海》是供今人使用的工具书,而不是只供后人研究历史用的“老皇历”。如果我的孩子不知道“超女”、“粉丝”、“快闪族”、“背包族”等为何意,而又没法从《辞海》等书籍中查阅,我将无言以对。

  那么,能否从《香港潮语学习字卡》和《这个词原来这样说》的畅销受到启发,尝试编纂一本“潮词版”《辞海》呢?将正常情况下《辞海》不收入的那些新词,收入“潮词版”《辞海》,作为对传统《辞海》的补充。这样,既保证了《辞海》科学性、知识性、历史性、社会性等价值取向,又能让人们通过“潮词版”《辞海》了解各类“潮词”的含义及用法,岂不是更好?

作者:  责任编辑:赵丹红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暂无关联文章,您可通过站内搜索查询相关文章
上一篇:李白故里争夺战与文化阿Q大赛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