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艺术,这两条看似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这两个看似天差地别的不同领域,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当代,紧密扭结在了一起,在明争暗斗中互相作用,在你起我伏中互相成就。2003年,Fiorentina的一个摄影展直接表达了态度:《热情欢呼吧:时尚引诱了艺术》,而也有人说,时尚和艺术的跨界,是最完美的双赢。
时尚究竟什么时候取代了艺术,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时尚究竟用何种魅力,转身成为了艺术的救世主?我都不知道,但这就是事实。时尚和艺术的跨界合作,国人最熟悉,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范例,当属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为Louis Vuitton创作的樱花系列手袋———在此之前,LV的设计总监Marc Jacobs就委托英国插图新贵Julie Ver-hoeven设计了“天马行空”的2002春夏手袋系列,而Vivienne Westwood将Henri Matisse的名作印在了自己的服装上,Yves Saint Laurent从Mondrian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在此之后,时尚与艺术的跨界事件更是蜂拥而至,无论直接间接,时尚们乐于在任何场合披挂上艺术们的外衣,由此,时尚品好似不再只拥有必定过时的功能作用,从而得到了如艺术品一般的长久魅力。
在时尚频频借用艺术的同时,艺术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如今备受时尚垂青的前卫艺术家们。和法国大牌APC合作的装置艺术家Jessica Ogden坦白说:“靠艺术作品我真没法活下去,所以我就得不断地把我的艺术感觉注入到时尚业中去。”
LV钟爱丹麦艺术家Olafur Eliasson,Coco Chanel赞助了更多的艺术家,而Hugo Boss 1996年开始便每年奖励一位当代艺术家5万美元———钱虽然不多,但获奖的年轻艺术家从此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上更加值钱。也有以更高尚层面考虑的说法,“艺术家纷纷在各大品牌提供的新画布———皮草、棉布、丝绸上,实现艺术理想。”这也是艺术家们获得的另一种机会。
我们只能说,时尚和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无法分割,彼此的存在意义也从来没有如此必要,什么是时尚?什么是艺术?谁是设计师?谁是艺术家?这些问题一样困挠着你我。但在领域外延急速延伸的今天,谁和谁都有可能相会,而艺术和时尚的关系,就像香榭丽舍的Louis Vuitton旗舰店:7楼,有间断的举办主题艺术展,看上去好像是一家艺术馆,但目的却是为了时尚;而楼下的6层,看上去是店铺,却装饰得像画廊,谁说这就不可能是行为艺术呢?
如果请马克斯来归纳时尚和艺术的区别所在,他也许会这样说:时尚只有价格意义,艺术只有价值意义。
Louis Vuitton的艺术宠儿、英国插图新贵Julie Verhoeven,坦承艺术和时尚的关系其实是对立面。
但是现在,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Prada + Art Nouveaux
Art Nouveaux不是个人,而是爆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规模新艺术主义运动,艺术家们开始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原型,比如以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图案的发展,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Prada 2008的秀场上,同样找不到一道直线条,白描勾线灵动轻盈。
Christian Dior + 印象派画家John Singer Sargent
John Galliano没有任何观念上的限制,只要入眼,便立刻融入自己的作品。Dior 2008年春夏的高级女装系列,象征主义绘画、莎乐美的神话传说、波德莱尔的诗集和John Singer Sargent的绘画都成了灵感来源。
上世纪30年代印象主义大师John Singer Sargent最著名的作品是《Madame X》,而画家本人当年臭名昭著的创作方式和私生活,以及其他更富色彩与激狂的作品,才应该是John Galliano心动的根本吧。
Alexander McQueen + 抽象派画家Mark Rothko
Alexander McQueen在2008春夏时装展上,完美地重塑了美国画家Mark Rothko的独特风格。将情绪化的抽象艺术形式中对于色彩、形状、平衡、深度、构成、尺度的严格关注注入服装中。
Mark Rothko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创始人,创作目标是走出绘画,全身心地投入灵魂深处,成熟期的绘画作品中,常见两三个色彩明亮、边缘柔和、微微发光的矩形色块,它们毫无重量感地排列在一起。
Victor & Rolf + 摄影大师Man Ray
Victor & Rolf找到了新的艺术敏感点。2008年,Victor & Rolf将小提琴架在模特们的脖子上,灵感来源于最早将女性人体和小提琴融为一体的摄影宗师Man Ray。1890年,Man Ray出身在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他学的是建筑与工业设计,立志要当画家,最后以摄影家名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