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让碧海蓝天不再是中国人的奢侈品
10 月26日,东莞德晋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推介会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就行。被称为“东莞减霾净肺先锋”的德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在场媒体及嘉宾描绘了一幅 “雾霾散尽、碧海蓝天”的美好蓝图。德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身为亚太杰出女性联合会主席王曼郦女士出席了推介会,并接受了记者采访表示:“今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5万亿元,年均增速15%,投资节能环保产业,就是投资希望、投资未来”。
蓝天白云初现,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旧严峻
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严峻。2014年,全国3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年均浓度为95μg/m3,超标36%。开展监测的74个重点城市中,88%的城市超标,超标60%的城市占到了61%。330个地级市PM10的达标率仅为31.7%,超标60%的城市占26.5%。在遭遇不利气象条件下,重污染的情况频繁发生。
在刻不容缓的前提下,201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首次将环保上升为国家层面。国家有关部门指出,我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出台,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
经过半年的推进,2015年上半年,全国PM10浓度同比下降了8.5%,74个重点城市平均下降17.1%。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了22%、16.2%和20.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浓度也都有所下降。公众从感官上也觉得空气质量变好了,从 “APEC蓝”到“阅兵蓝”,蓝天白云多了。
但是大气污染的防治是一个长期漫长的工程,防治大气污染、雾霾治理已经成了和全中国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在此大环境下,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也是必走的道路,未来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的力度空前加大,政府也将大手笔推进新能源环保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在路上,2016年广东将全面淘汰高能耗锅炉
旧能源不让路,新能源难发展。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就下发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布置了2014年到2015年各地区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全国计划淘汰20万蒸吨燃煤锅炉。
作为经济发展前沿地区,广东省早在2012年就出台了《广东省工业锅炉污染整治实施方案(2012年-2015年)》,提出淘汰落后产能,改善能源结构,确保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供应及新型高效、清洁燃料的推广,更新替代高污染高耗能锅炉。具体措施为:综合运用燃料清洁化、热电联供和集中供热建设等措施,推进小型工业锅炉更新替代;全面实施大中型工业锅炉高效脱硫除尘、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硝改造等控制措施。2015年底前,重点控制区更新替代所有4蒸吨/小时以下和使用8年以上的4蒸吨/小时(不含本数)~10蒸吨/小时(不含本数)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锅炉,一般控制区更新替代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10蒸吨/小时以上的工业锅炉应改燃清洁能源或实施烟气污染治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20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燃油工业锅炉应装设烟气排放在线连续监测仪器,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
2013 年我省又进一步出台了《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推进我省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意见的通知》,要求在有关区域发展集中供热设施。集中供热作为国家倡导的一种供热方式,特别是热电冷联产是国家鼓励的一项能源政策。它的优势主要集中体现在运行成本低、舒适、安全、卫生、环保、节约用地等。在经济效益方面,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比热电分产集中供热节能30%左右,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50%左右。在社会效益方面,采用集中供城市集中供热,对于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形象及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发改委早在2010年就编制了《2010年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及 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全国热电联产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其中城市集中供热和工业生产用热的热电联产装机容量都约为1亿千瓦。
预计每年150亿元,东莞集中供热市场空间巨大
作为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东莞市响应国家政策,先后出台《东莞市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东莞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锅炉淘汰或改造项目财政补助实施方案》。根据《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统计数据,东莞4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共1124台,总容量2573蒸吨 /小时(年产值约亿元),4-10蒸吨/小时的燃煤锅炉共286台,总容量1489蒸吨/小时年产值约20亿元)。10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共358 台,总容量7692蒸吨/小时(年产值约100亿元)。
相对北方和华东地区而言,集中供热在以上地区发展较快也较成熟,但在南方地区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普及率不高。东莞作为世界制造工厂,2014年工业年产值约2600亿元,却没有一家集中供热企业,工业生产所需要素(蒸汽)均是以分散小锅炉形式去提供。因政策强制在2015年底之前关闭高能耗锅炉,东莞市集中供热出于刚起步阶段,据有关专家预测,预计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年。
节能减排领航人,德晋被称为东莞减霾净肺先锋
被视作“东莞减霾净肺先锋”的东莞市德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公司主营集中供热工程配套热力管网工程,主要致力于热电冷联产领域先进节能环保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投资。
2014 年9月18日,德晋取得东莞市发改局《关于同意开展虎门镇片区集中供热管网项目建设工作的复函》,2014年11月25日取得虎门镇政府的《关于同意建设我镇区域供热管网工程的函》,2015年8月1日举行虎门镇片区供热管网项目奠基仪式,预计2015年11月可通汽投产。
德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具有优质蒸汽品质的汽原,能覆盖东莞市沿海片镇区的用热需求。初步规划,东莞市德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能够供气达到40公里范围内,覆盖至虎门、长安、厚街及沙田四个镇区的工业用热需求。
推介会上,德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表示,愿意作为节能减排领航人,为中国的明天,承接更多的“拆炉并网供热”任务,让碧海蓝天不再是我们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