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产业报道>

国资委派驻纪检组试点提上日程 央企反腐升级

来源:新浪 时间:2014-07-15 09:37:49

  《企业观察报》记者 余智梅

  国资委派驻纪检组试点提上日程 “同体监督”难题有望破冰

  长期以来,“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是整个纪检监察体制出现的难题。国资委向53家副部级央企以外的央企派驻纪检组之后,这些企业的监管局面能否焕然一新呢?

  7月3日,国资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启动四项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据记者了解,国资委拟启动的四项改革试点,除了数日前提及的改组或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以及董事会扩权试点这三项改革试点工作外,还包括向央企派驻纪检组的试点工作。

  “过去央企的纪检人员多为企业内部产生,管理不够规范,不能监督同级党委,监督职能受到限制。现在开启的派驻纪检组试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标志着央企逐渐从过去的块块管理走向条条管理的模式,体现了中央保障央企纪检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精神。”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

  在国资委主任张毅的“试点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大胆地探索,敢于走新路”的指示中,央企纪检体制改革也逐渐步入深水区。

  长期以来,“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是整个纪检监察体制出现的难题。央企纪检监察系统同样面临尴尬。党组领导下的纪检组、党委领导下的纪委,其人、财、权都在同级党组、党委手里,很难去监督党委书记和其他高管。此次央企纪检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同级监督难题能否破冰?央企一把手的监督机制该如何完善?

  派驻纪检组试点提上日程

  在53家副部级央企中,除了鞍钢、武钢、宝钢等少数几家区域性企业外,大多数央企是由原来部委、总局转制过来,属于中央下派的党组,因此设置的是纪检组。53家以外的央企则多数由党委选举产生纪委。尽管称呼不同,但都受到中纪委、国资委管理。

  一家竞争性央企的纪委书记向《企业观察报》记者透露,53家副部级央企的人事权由中组部负责,此次国资委向央企派驻纪检组,主要是针对非53家企业,并选取了其中几家体量较大的央企作为试点单位。

  “虽然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没有公布,但是央企纪检工作的改革大幕已经拉开。”该纪委书记告诉记者。

  十八大后的反腐大战中,国企特别是央企成为“主战场”。多名高管落马,拷问央企的监管体制。

  今年以来,从中纪委到国资委,再到央企自身,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

  1月,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提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此后,“三转”成为央企纪检工作的重要内容。

  3月中下旬,中纪委监察部公布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结果,把国资委及央企单独切分出来,由第五纪检监察室负责。此前,国资委和中移动、发改委、工信部等由第一纪检监察室管。

  4月17日,中纪委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国资委纪委被列入全国8个试点单位之一。国资委按照中纪委统一部署,启动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其改革试点工作的落脚点就是体现“三转”要求,聚焦中心任务,突出监督执纪问责主业。

  随后,国资委纪委、驻委监察局完成2003年以来线索处置大起底,按照试点方案要求,对涉及的需要报告的线索及处置情况进行梳理,建立台账,按程序审核,并将向中央纪委报告的环节嵌入流程。同时决定召开动员部署会,组织中国石化、中储粮总公司、中国中铁、中国能建4家央企与国资委同步开展试点工作。

  “昨天国资委刚来我们集团调研了。为落实‘三转’,国资委这几个月在央企展开了密集的调研活动。”一家基建央企监察局局长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此次对央企派驻纪检组试点,既是配合中纪委进行的一次反腐联动,也是央企纪检监察自身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同体监督”难题可否破冰

  有纪委书记认为,同体监督是纪检工作的难点问题。

  在既有查处的央企腐败案中,多为网络举报或中纪委首先曝光或发现的,几乎没有由企业内部纪检监察机构查处的案件。如去年下半年出现的石油窝案、中国移动窝案等,以及今年一些央企一把手落马案,都是因为同体监督缺位造成的重大腐败现象。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即使是平级监督都比较困难,对上级的监督更是望尘莫及。

  一家能源央企监察局的一位监察专员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在他过去的纪检监察工作中,因纪检监察系统受上级管理,参与了企业的分工,是无法真正起到监督上级的作用的。

  “即使是纪委书记,也不能完全起到全覆盖性的监督作用,像我们这样普通的纪检人员,对上级的监督就显得更加困难了。”该监察专员如是说。

  据记者调查,非53家的央企纪委书记多为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高管兼任纪委书记,但非53家中的纪检组长们却大多数并非所谓的“内部人”,而是由中纪委、中组部或国资委派驻进入企业。

  以石油央企为例。中石化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徐槟,曾任中纪委纪检监察室副主任、中纪委信访室主任;中海油董事、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张健伟,在履新中海油前,曾担任过中办秘书局副局长,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不少央企纪检人员认为,外部派驻进来的纪检组长,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监督工作的力度,但同样面临相应的问题。属于企业的人,就要参与企业的分工,受上级管理。下级监督上级,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然而,不是企业的人,不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同样对企业的纪检监察起不到太大作用。

  某电力央企高管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对于一把手的监督,除非直接由中纪委派驻到企业,否则对其监督很难发挥大作用。

  现在的央企中,只有国家电网属于上级派驻的情况。国家电网官网中显示,潘晓军,现任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兼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驻国家电网公司纪律检查组组长。

  “无论是哪里派驻到央企的纪检组,你得看他的考核机制由谁定。现在央企纪检组长的薪酬是一把手的80%。这种监督如果牵涉到个人利益关系,无疑就形同虚设了。”上述监察局副局长认为。

  监管体制改革需多管齐下

  无论是中纪委专设国资监察室、派驻央企专职纪检负责人,还是国资委专项巡视,以及现在即将进行的向央企派驻纪检组试点,央企系统反腐的高压态势业已形成。如何以深化改革来推动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如何深入改革央企监管体制,是央企面临的共同课题。

  有央企高管认为,推动纪检工作还需要形成一定制度机制,比如对于案件的举报和查处,纪委在向同级党委汇报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汇报,接受上级纪委的领导。

  李锦认为,目前央企组织设计上是块块管理,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严重。企业纪检监督部门从属于同级党委,下级无法监督上级。央企从人事任命到纪检监督,都是以内部管理为主。此外,央企本身拥有大量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据国家审计署年中公布的2012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有45户央企内部层级超过4级、最多达11级,这导致监管链条拉得太长,管理不到底。一部分央企已形成了自己的利益王国,外部难以监管,群众监督制度则更为缺失。

  这次向央企派驻纪检组,一方面体现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块块管理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具体执行层面,还应设计更科学的反腐系统。

  “从外部进来的人,毕竟数量少,但是央企的子企业多,涉及面广,所以,仅条条管理还有一定限制性。从发展趋势看,应将央企的条条管理和块块管理相结合。其次,纪检还要和审计、监事会、职代会等监督结合,实现联动。”李锦告诉记者。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在媒体上表示,对各地区各单位主要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一直是权力监督的难题。

  程文浩认为,解决这个难题需要多管齐下,关键在于优化权力配置。一是要为“一把手”划定权力边界和权力禁区,从制度上防止其插手财务管理、工程发包、物资采购等微观事务;二是合理分解主要领导的权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的集体决策制度,防止“一把手”大权独揽;三是推进“一把手”权力清单制度,促进其权力的公开运行。

  不少央企纪检人员表示,央企内部如果能从机制上更好地协调整合监事会与纪委两支反腐力量,将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链接

  兼职书记陆续卸任

  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中,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堪当重任。但是,过去的纪检系统负责人都面临同样的尴尬。纪检负责人是应该专职做纪检监察工作,还是参与企业其他业务分工?这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有纪检组长认为,如果专职,可能会有更多时间去做纪检监察工作,但负面的影响是,一个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的纪检组长,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反过来同理,融入到企业中的纪检组长在具体工作中占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因身兼数职会显得更加忙碌。

  曾有多位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告诉记者,因身兼数职,纪检的工作常常处于蜻蜓点水的状态。

  为破除这样“蜻蜓点水”式的状态,今年国资委要求央企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不再分管其他业务,专司纪检监察工作。

  这样一刀切式的改革,一方面让身兼数职的纪检负责人暂时从繁杂的任务中解脱出来,但也有一些高管感到遗憾。如过去任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的某央企高管表示,卸任工会主席,降低了个人过去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据记者了解,虽然大多数央企官网中的兼职纪检负责人的职位并没有变动,但过去身兼数职的纪检负责人已陆续交出其他分管业务。只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涉及到新的选举程序和交接工作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