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电影诞生120周年,电影产业如何应对互联网的冲击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给电影业带来的益处,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
其一是影片发行渠道多元化,例如在线购票等。现在网民非常多,手机用户非常多且手机放在身边的时间每天平均14小时,加上通过移动终端观看大电影的也非常多,这造成网络售票非常火爆(据统计,去年网络售票总额占全国总票房的三分之一,近100亿元是通过网络售出去的)。
这更进一步是改变了进入影院观影的传统。像华策影视(行情300133,咨询)就开发出“华剧场”,小米盒子、移动设备、互联网电视等终端全面上线。今后随着网络视听技术进步而普遍采用4K清晰度、3D和杜比环绕声,受众就满足于在家看大片了。还有的网站拥有自制的影视作品、开设手机的明星台,用户可以第一时间看到知名导演或明星的新作,甚至还可以选择剧情的不同走向和结局。这种“互动选择剧”真是颠覆了传统的“看电影”方式。
其二是主导影片的创作。基于互联网的传播无远弗届,现在的网民是全球的,故而中国电影未来将“为全球制造、全球市场放映并提供全球顶级视听享受的产品”。
同时,拜赐于与网民的互动,网络电影公司可以获得网民对题材、类型喜好的“大数据”,以这些数据为依据来拍摄影片,既定位精准又契合大众审美需求。这是互联网电影产业的核心和优势所在。像阿里影业等公司,不但资金雄厚出手阔绰,还有供传统电影公司不能提供的东西——更先进的电影科技和更自由的创作环境。
互联网对电影业的冲击不可阻挡,两者合作共赢势在必行。就目前情况来说,“互联网+电影”有利也有弊,比如电影院观众减少,但是总的来说利大于弊。(作者系上海交大美国电影研究院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