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大鸣
诗圣杜甫在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大家遭到时人讥讽时,写了一首诗:“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意思实说: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最近,名声鹊起善于恶炒的韩寒却不识时务的成为这些“轻薄为文哂未休”的人。或许,韩寒作为文坛的一个后起之“秀”,不少青少年比较喜欢看,韩寒的文笔还算不错。不过,韩寒最近很爱惹是生非,一张大嘴巴发出的声波,每每都会成为媒体关照的重点,而韩寒还挺配合,基本上都可以给媒体一个“满意”的答案,什么大师门事件炒得满天飞。这一次韩寒又给媒体一个“惊喜”,但却惹怒了不少人:“事情是这样,我(指韩寒)和陈丹青两人做一个电视节目,我说的大意是,新中国以后的中国文学很不注重文笔和文采,我们的课本选文章和要求背诵的那些文章的文采也都很差,老舍,矛盾等人的文笔很差。然后陈丹青补充到,还有巴金。我表示很同意。因为老舍是我一个口误,我就是想说巴金来着。我们也觉得冰心写的东西读不下去。”
颠覆新中国的文化名人,一向是韩寒的如意算盘,因为他就是靠这个起家的。反对一些标杆式人物,可以为自己树立一些知名度,炒作。质疑一些大家观点或者文笔并非不可以,但现在他挑战的不是文学四老,他侮辱的是我们这几代人的智商,他认为自己很聪明,智商很高。我们学习巴金的文章而且认为很不错,他觉得巴金的文笔很差,不是在侮辱我们几代人的智商么?
不过,巴金可以在文学史上占据一个星星的位置,你韩寒能占据什么位置?就你那自以为文笔很好的文章能够进入文学史?老舍和巴金你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满口胡言乱语,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文学四老最起码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最高成就,他们的语言也为汉语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非像韩寒之流说的那样差。我们还是应当比较客观的对待历史人物,否则就会成为杜甫讥笑的那些小人了。少了你韩寒一个人,中国文学史照样进步,江河还会万古流的。既然你都读不下去,你怎么知道人家写的不好,自己怎么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修养不够呢?你以为你自己是钱钟书啊,真是“无知者”无畏。
为啥韩寒批判文学四老遭到了全国网友的反对,原因很简单,就是恶炒。自己觉得自己比文学四老还厉害,说文学四老的文笔差,不应当进小学课本,难道把你的垃圾文章选进小学课本里面。实质上,他侮辱了我们几代人的智商,认为我们这些年学了巴金、冰心的文章,就是选择很傻,只有学习他的金玉良言,才会变得很聪明。
这里借用杜甫先生的这首诗:巴老矛冰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另外,韩寒一个大学门都没进过的男孩子,只是少年爱好文字,写了几篇俗不可耐的小说,名噪一时,走红了全国。于是乎自我感觉极好,自以为是当代最优秀的文学家,年轻人的偶像。经常大放厥词,口出狂言,唯恐人们忘却了他的存在。这就是当今快餐文化影响下的愤世嫉俗的所谓叛逆者形象。
这个时代是快餐文化充斥的时代,不少年轻人对于传统的经典的文化不要说继承,就是连关注也很少。中国优秀的古代文学,近现代的文化、西方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可以说是一片苍白,然而只要有人给他们包装,一夜间就可以走红成歌星、明星。
不错,有人说,时代在发生巨变,人们的意识观、价值观、审美观在发生变化,不能老是以传统的评判标准来衡量年轻人的时尚感。但是现代的优秀文化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突破过来的。没有继承就很难有创新。
有几个能像周杰伦一样能懂音乐、弹奏、作曲、写词的流行歌手,现在市面上90%的歌手可以说连识谱都很成问题、音乐素养极差、对于音乐的意境、表现、音准都是大打折扣,更何况懂和声等音乐理论。这样的音乐偶像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吗?
同样像韩寒这样素质的年轻人,他当然不会欣赏现代优秀的大文豪的作品,他不能欣赏也没有能力来辨别香花与毒草。对于他的无知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他是快餐文化毒素下的牺牲者。他已经自己迷失方向了,我们还能奈他几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