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麦田和韩寒在网上互掐,一个字:爽。不过,这只是感性认知,若从理性层面分析,不得不佩服韩寒对危机的处置:精、妙、快。
快,快速反应是危机处理的基本要求。英国危机公关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提出3T原则:其中1T是Tell It Fast(尽快提供信息),强调危机处理中信息发布要快速,为此他特别强调危机出现后24小时为最佳应对时机,俗称黄金24小时,一旦拖延损失将呈几何级数增大。特别是在网络横行的时代。
回看已发生的多起危机事件,无论个人还是组织/机构,因处置不及时而陷入更大危机的大有人在,前有章子怡的“诈捐门”,近有香港意大利时装名店D&G。韩寒不像章子怡那样以为“清者自清”从而让危机发酵膨胀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是快速反击,哪怕熬通宵。通宵算什么,在危机面前?!其理由很简单却很动人:“我不希望一路陪伴我的读者在饭桌上遭人嘲笑,也不愿意我的女儿以后被人问起说他爸爸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快速出击,避免声誉受损。危机危机,中文的意思是危险与机会并存,一旦将危险排除,机会就胜出。此乃韩寒借用范爷(冰冰)的经典语句:“我挨得住多深的诋毁,我就经得起多大的赞美。”
韩寒以独特的方式驳斥臆想中的谎言和拙劣的推理,我以为是“精”。关于“写作团队”和“策划团队”,恐怕有疑问的不仅麦田一家,方舟子也来凑热闹,很多读者可能心中也有疑团。如果韩寒不反驳,疑团将加深,其结果很可能演变成“事实真相”。“有时候,清者是无法自清的,你不洗,也许一辈子要背着别人泼的墨。我不说清楚对不起我自己,也对不起我的读者。”问题是,“写作者都会遇到的无法自证的尴尬”,韩寒的办法是悬赏2000万,奖励曾为其代笔者,哪怕仅仅代笔一行。这种大手笔,让我不期然地想起美国电影《赎金风暴》,儿子被绑架的航空巨子汤姆不是提溜着巨款去交赎金,而是悬赏200万美元追踪绑架者!重赏之下真相自明,因为没有人能挨得住两千万的诱惑而噤声。韩寒是否受到汤姆的启发不得而知,可知的是凭借两篇贴在自家博客上的小文章——《小破文章一篇》和《正常文章一篇》,韩寒轻松度过自涉足文坛以来最大的危机,这不能不说经济实惠而又举重若轻。
嬉笑怒骂夹枪带棒的修辞风格及文风,可谓之“妙”。随随便便有人质疑你,你就认认真真地回应,那也太孙子了吧?这等于将对方与自我置于上帝与子民、老板与员工、上级与下级的境地。当然,这绝不是韩寒的风格。韩文认真之中带着揶揄与嘲讽,嬉笑怒骂之中夹枪带棒,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招架之功的,不过却是每个认得字的读者都能欣赏的。每当看到充满智慧的文字,我总是欢呼雀跃叹为观止,为其智慧,也为其文笔———
方舟子先生用了“一边……一边……”这个句式,诱导读者以为我好像在昨天删除了以前的文章,要么不够严谨,要么别有用心。
那些号称自己不读书的作家,你不要去相信他,这就像运动员喜欢说自己其实从来不训练一样。但那些动不动说你读书少的人,你更应该暗暗的笑话他,因为职业运动员从来不笑话那些运动的爱好者水平差,只有那些爱好了很多年依然是一个初级爱好者的人才会这样做。
不是每个人都靠阴谋和关系做事情的,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精力不济扛不到一点钟的。以前在百度工作,按照阴谋论,你应该是收了李彦宏不少钱来诋毁我的名誉吧。
接着韩文将麦田的家人给意淫了一番,却说:“这就是你的逻辑吗。不,我不会这么说的,也不会这样质疑你的,虽然这有一定的可能性。”在狠狠地辱骂人家一番之后即刻轻松地推卸责任,将文字玩到这个层面,并非以IT起家的麦田所能应付得了的。15日中午贴出《人造韩寒》的麦田,在韩寒贴出第二篇博文(18日)之后7小时(18日深夜)贴出《致歉信》,并主动删除所有质疑文章,为这场韩麦之争画上句话,黯然退场。
我一直敬佩方舟子先生,他以一己之力与这个时代的一个阴暗面鏖战,实属不易。但面对他所不熟悉的文学写作这个并非逻辑推理就可搞定的领域,他恐怕搞不定。在我看来,质疑是难得的精神,无端质疑却是性格缺陷。
笑到最后的是韩寒,因为这“让很多人觉得,我一个人做的这些工作,并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危机就这样转变为机会。为此他感到愉悦:
在这个快速阅读的年代,那些讨厌我并一直在寻找漏洞的人,却要一字一字阅读我的文章,一帧一帧研究我的视频,一行一行查看我的资料。一想到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我,我的生活里就充满了欣慰。
——好一个韩寒,让这个精彩的时代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