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商界精英>

IDG李丰:用创投致青春

来源:《东方财经》 时间:2014-10-24 15:15:10

  “我喜欢那些成熟、闷骚、理想主义的男青年创业者。”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这句话被李丰重复无数次,直到让人毫不怀疑他本人也是这样一个人。作为著名的老牌创投机构——IDG 资本的合伙人,李丰是当下炙手可热的创投人,也是 90后创业者眼中“犀利、聪明、不装逼”的“好基友”。

  与许多创投人一样,李丰反应迅速、语速飞快,对所有问题的回答都干脆利落。你可以与他开启任何一个话题,关于他走过的、现在的、未来的,但在涉及到商业机密时他会狡黠一笑:“这个不能告诉你。”

  这样一个幽默诙谐的人,其实内心也有着自己的沉思和情怀,也正因为其玩闹之后的沉着思考,使之比其他人更早发现很多新投资机会,而其特有的理想主义情怀又使得他成为新一代创业群体中最受欢迎的创投人。

  挖掘 90 后创业者

  2014 年的创投界有个关键词——90 后,新一代创业者的崛起不仅引起了行业巨大关注,甚至整个社会都逐渐意识到 90 后新新人类扑面而来的逼人力量。作为最早关注年轻创业群体的创投人,李丰也成了接触 90 后创业者最多、了解最深的创投人,他在这个创业群体中的地位至今无人取代。

  一切始于 2012 年年末的一场会面。

  当时,李丰的同事在新闻上看到尹桑,评价说:“这个小孩讲的很清楚,但太年轻了,要不然我们等两年再来看看。”但李丰没有就此放弃。

  “当时他在一个会场出来抽了根烟,大约 10分钟就把融资初步定了下来,这挺让我惊讶的。”尹桑告诉记者,李丰留给他的第一印象是“这人话很犀利,很聪明,就事论事,是一个比较单纯的投资人。”

  尹桑生于 1992 年,在美国读高中时和大学后创业两次,大二辍学回国创业,是“一起唱”创始人。

  “我和他说了大概十分钟,告诉他不管多少钱我们都会投,你不用找别人了。”李丰说,“其实当时我们内部还有些争议,毕竟他年龄太小,但我们俩‘一见钟情’。”最后,IDG 资本按照尹桑提出的价格给予了投资。

  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谈妥投资,尹桑认为这源于李丰是个“有理想主义的逻辑崇拜者。”在尹桑眼里,李丰对逻辑和思考认识很深,不喜欢肤浅的事情。而李丰则说原因是他“对成熟、闷骚、理想主义男青年没有免疫力,聊十分钟就能大概知道对方是不是这种创业者。”

  李丰和同事一起投资的第二个 90 后项目是SegmentFault,其创始人高阳生于 1990 年。

  “当时和高阳聊了十几分钟,我跟同事说,这是用互联网新的方式来做社区的事情。大概用了很快的时间完成了这个构思后,就确定了投资。”李丰说。

  而在高阳眼里,李丰是“一个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伪 90 后’投资人大叔。”他认为,李丰对年轻创业者很理解、尊重和包容。“白话文一下就是:不装逼、无节操、聊得来。”高阳说。

  不久前,这两位创业者都入选“福布斯 2014年 30 位 30 岁以下创业者”榜单,而且企业发展情况非常好。

  李丰和同事投资的第三个创业项目是弹幕视频分享网站——Bilibili。

  “我一开始也不能接受弹幕这种形式,认为弹幕影响用户的浏览体验。但弹幕满足了 90 后的需求,即吐槽和表达,发弹幕的人达到了表达的欲望、接受弹幕的用户也找到了乐趣。”

  这三个 90 后项目的成长非常好,这激发了李丰的好奇心。之后,他组织同事做了一个有关 90后的研究报告,报告的结论之一是:可以去投更多年轻创业者。“因为他们身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李丰说,“他们更单纯、创业动力更纯粹,都是为了兴趣。我真的太喜欢他们了!”

  之后,IDG 资本成立了 90 后专项基金,开启了对新一代创业者投资的大幕,也带动了整个行业对 90 后创业者的关注。截至发稿时,IDG 资本投了 18 个已披露的 90 后创业项目。

  我喜欢研究新东西

  “对对对,我喜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一向爱玩笑的李丰一本正经地说道。

  纵观李丰的简历,经历让人眼花缭乱:创业、新东方老师、做管理、再创业、做风投……

  李丰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然而学业并非一帆风顺,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北大经历过一段‘黑暗阶段’——挂过课,受过处分,失过恋,买过醉…… 并不算好学生”。

  归国后,李丰和两个北大同学开始了第一个创业项目——环保设计。一年多后,他们赚了不到 3 万元,感觉行情不是很好,于是作罢。李丰对这次创业的评价是不算成功。

  接着,他进入新东方做老师一干就是 7 年。期间他教过逻辑和听力,一年后开始担任多个核心高级管理职位,包括核心教学系统、子品牌建立与推广等,在每个职位上都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颇受学生欢迎,学生称呼他“丰帅”,并一直沿用至今,被众多 90 后创业者称道。

  但天生“不安分”的李丰最终还是离开了新东方,再次创业。

  他当时创立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广告公司秒针科技,第一年末就拿到了风投且至今发展的很好。现在的营收规模达到 3000 万美元,团队人数也已有两三百人,但在团队有二三十人的时候,李丰又一次选择了转身。

  “那时候的公司已经有了清晰的眉目,而我本身对已经成型的东西不感兴趣,我喜欢的是研究一些新的东西,把未知的、不清楚的事情搞明白。”这是李丰第一次提及自己爱探索的特点。

  离开后,李丰受邀加入华兴资本,他领导或参与了多个案例的融资,包括安博、万学、红黄蓝等。不久后 IDG 资本就向他伸出橄榄枝,他加入 IDG 资本后,侧重于对教育消费领域及 TMT、高科技等相关领域的投资。

  李丰的投资逻辑是:先把一件事情想清楚,为什么会变好,更好之后会改变什么,自己信服了之后会把框架讲给大家,然后去投。

  “2011 年的时候,我就在各处讲互联网金融,但当时不太有人关注这一块,我们按照自己的规划和节奏投了一年之后,这块突然就火了起来。”李丰不无自豪地说。

  据李丰透露,IDG资本在3 年前开始投互联网金融,在国内投了 22 个相关的公司包括宜信、铜板街等,在美国投了4 个金融项目包括Coinbase 及 OpenCoin 虚拟货币公司、一个支付公司以及 LendingClub 的竞争对手 Prosper 等,共计约七八千万美元。

  目前,李丰仍在关注互联网金融类的创业项目,但是由于之前介入较早,已经在公司内部培养出成熟的此类项目的投资团队,因此他目前关注的是更深层次的发展趋势,探索新的投资方向,而这也正是他的兴趣所在。

  理想主义情怀男

  多次提到“理想主义”的李丰,自己也是一个 “成熟、闷骚、理想主义男青年”。而这一点,可以从他对新老东家的评价以及对同事、创业者的态度上窥见一二。

  2013 年 11 月新东方 20 年庆典。李丰感慨道:“我的 28 到 35 岁全部的感情和岁月投入,过去六年了,终于翻过这一页,回头去看,很多记忆很多感动和伤感,我很怀念……我和 93 年的公司有缘分吧,在 IDG 资本五年半,是我目前第二久的工作,今年也是 20 年庆了。新东方注定是我的致青春了,感谢他。”

  今年 7 月 24 日,李丰与新东方的老同事们相聚,他再次“酒后吐真言”:回忆那个最热情理想的年月,感谢新东方保护了我的理想主义和情怀,我怀念,我喝醉,我感动,我流泪……那天他喝吐两次,流下无数眼泪。

  一个整天与 90 后们本着“没底线、无节操”原则耍,甚至看起来有些玩世不恭的“顽童”对待曾经的岁月和友人原来会如此深情。

  李丰对同事和创业者也有着不易察觉的情怀。

  为了更好地与 90 后创业者交流,IDG 投资团队中也新加入了两名 90 后投资人,而李丰是他们的领导兼最佳“损友”,同时还是他们背后的默默支持者。

  “我遇到的 90 后创业项目都会转给他们,会带他们一起看,以前投资过的也会交给他们负责后续沟通,但业绩都算他们的。”李丰轻描淡写地说。现在他 80% 的时间用在帮助同事身上。在他看来,年轻的投资人没有实战经验,更需要在与创业团队的沟通中磨练自己,更多学习。

  与 90 后的同事相处,李丰从无半点架子,仿佛是一个和他们一样的“逗比青年”。在 IDG 资本 90 后 TMT 聊天群里,他与 90 后们热火朝天地“互损”,即使谈正事的时候也随时可以骂上两句。比如,李丰让一个同事好好做功课的时候,后者回复了一句“你滚”。

  “你看我们都是骂啊,闹啊,但是该做事的时候都是非常认真,只不过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沟通,不搞的那么严肃和压抑。”对于 90 后们能和他随意玩闹,李丰颇为开心。

  李丰对年轻一代的创业者也十分的爱护与尊重。“估值方面一般都不会讨价还价,都会满足创业者的要求。而在意见不同的时候,我都是尊重他们的想法,按照他们的思路做。”

  “没办法,我对这些独立思考能力强、理想主义、心里有明确想法和主张的人没有免疫力,见一个爱一个。”李丰笑说。

  但李丰也有无奈的时刻。“我很容易跟他们打交道,很熟,很随便,但我知道,他们不会把我当做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只是跟我关系很好。”他希望年轻一代可以对他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担忧。他如此热爱 90 后,同时也很羡慕他们。

  “他们生在这个时代,可以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拥有开阔的视野和这么好的创业环境,他们更有勇气。他解释说,“尤其是今天的校园创业者,要比我们那代人幸运的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提供了创的土壤,也有 IDG 资本这样的国际资本巨头,愿意提供指导、资源和资金,所以他们很幸运。”

  与进入风投行业之前的不断转变角色不同,现在的李丰充实而满足。“因为现在的工作可以接触到很多有理想有才华的人,并且可以与他们合作同行,这让工作变得很有趣,因为不再是为生意的合作而合作。”李丰开心的分享着,并蓄势待发的准备起身去寻找他下一个“成熟、闷骚、理想主义男青年”。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