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深度报道>

赴美生子产业调查:中介加价辩称中国人骗不完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时间:2013-11-30 09:53:56

  一开始,林木就打算找中介机构。“通过中介来做很正常,买房什么的都请中介来做。”林木希望能通过中介机构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但同时,他认为中介机构让“赴美生子”这件事变得神秘而玄乎。

  中介机构会夸大其辞地告诉他“到美国生孩子有多么困难和危险”,也会标榜自己有无数成功经验和过硬实力。林木觉得“因为害怕,因为自卑”,很多人会选择相信中介机构。信息不对称是中介机构生意来源之一。

  按照流程,林木要先为自己和太太办理赴美签证。

  “为什么要去美国?”如果林木的太太没有怀孕,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跟签证官(Visa Officer)说:“去旅游。”但一旦怀孕了,“说去生孩子,移民倾向已经很重了,签证官不会让你过的。”张玲觉得虽然有政策空子可钻,但为了确保通过面签,她一定不能去冒险 。万幸的是,在怀孕前,她就办理了B-2美国旅游签证,有效期限为1年。

  2006年4月,美国政府允许中国公民以“旅游目的”申请赴美签证,期限是6个月。也正是这个制度,让大陆孕妇和中介机构找到了运作的空间。

  美国1868年通过的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第一款的诠释中,“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的人,均为合众国和他们所居住州的公民。”

  “旅游、购物、生孩子……”一位武汉孕妇跟签证官说。“不对,应该是生孩子,顺便旅游、购物。”签证官说,“你们过了。”

  林木分享的这个案例来自他的朋友圈。这种情况在张玲看来是极其小概率的事情,“我准备了户口本、出境记录、个人收入证明、银行账单、房产证。”比张玲更紧张的人在面签时还准备了“(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家庭出游照、全家合影等”。他们要给面签官留下一个好印象,主要是想证明,“我有能力去美国生孩子。”

  “福建人现在很难签,东北人很好签。”“去的人越来越多,资格审核的时候肯定要看背景、经历和实力了。”张琳觉得赴美生子这个口子总有一天会在面签时就被大范围堵住。

  林木是乐观派,他觉得只要“实话实说”,签证没有想象和中介机构宣称的那么玄乎。“所有恐惧都是中介忽悠你。”在林木的概念里,美国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是不准孕妇入境美国旅游的,也没有任何一条规定限制孕妇在美国生孩子。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在官方说明中就曾明确表示:虽然没有特别条例禁止怀孕的外国人进入美国,但允许或拒绝入关有赖于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的官员行使其自由裁量权。美国驻华大使馆也曾公开表示过:“目前没有任何法律反对外国孕妇以B1/B2(商务、旅游签证)或其他形式的签证赴美。”

  “我们提供通关培训。”“面签前和出发前,两次模拟演练。”Ella是一家大型中介机构的驻京销售顾问。刚结束一场为时两个小时的“通关培训”后,她立刻开始给潜在客户打起了电话。

  “应该怎么回答?”

  “跟我们签约了才能告诉你。”

  一个月后,林木跟这家中介机构签约了。

  中介机构提供了12.7万、16.8万、25.5万、31万、35.6万元5种不同套餐。“不同的价格不同的服务”,都包括在洛杉矶的吃、住、行、月子照顾服务,但规格不一样。比如住宿问题,根据ELla的介绍,选择最贵的套餐将入住洛杉矶富人区尔湾一间有独立卫生间,自带客厅、厨房、厨具、洗衣机、烘干机等生活设施的房间;而选择基本套餐的将入住华人区罗兰岗两室一厅的公寓。

  中国式生意

  “我见到了台湾元老。”张玲所说的“台湾元老”是她入住的月子中心的老板,台湾人。这批台湾人,大都是第一批移民者,也是洛杉矶月子中心最初的创办主力。

  许多台湾年轻夫妇为了使子女逃避兵役,开始赴美生子。“他们去美国的渠道很畅通。”这些台湾家庭最初是借住在亲戚家,后来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相互照应,逐渐形成了现在“月子中心”的雏形。

  “当地有一些华人,也希望能到月子中心去坐月子。”月子中心有了稳定的需求。“没有一家月子中心是注册的。”张玲很清楚这一点,因为美国人没有“坐月子”的概念,也没有“月子中心”,只有“母婴机构”。但申请注册一家正规的母婴机构,需要巨大的资金量和后期人力的投入。“美国的人力成本很高。”

  除了台湾地区,香港、日本、马来西亚、越南、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也是赴美生子的主力军。特别是韩国人。韩国精英及中产阶层为了让儿子们逃避服兵役而选择美籍,这曾引发韩国社会的强烈抨击。2013年5月29日,韩国最大的物流企业韩进集团会长赵亮镐的长女、大韩航空副社长赵显娥在美国夏威夷一家医院产下了一对双胞胎 。“洛杉矶最正规的月子中心是韩国人开的,也是最贵的。”据张玲介绍,这家月子中心只接收韩国人。

  与此同时,富裕的华人开始前往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等华人聚集区投资置业。其中一些有生意头脑的人开始尝试利用闲置豪宅开办月子中心。

  月子中心的客户中,除了少数富裕阶层,大部分是中产阶层,包括外企主管、医生、律师、会计师、教授。这个人群收入稳定、受过高等教育、追求较高的生活品质、对子女教育高度关注。而且,他们具有持续而稳定的消费能力。月子中心很快繁衍起来,慢慢“产业化”。

  第一波热潮在2008年后出现了。因为金融危机,台湾地区的赴美孕妇客源急剧下降,洛杉矶当地一些月子中心被迫缩小规模,甚至倒闭。其余的开始瞄准中国大陆市场的需求,纷纷与大陆地区的中介机构合作,有的甚至在中国大陆投资、参股中介机构。

  林木签约的中介机构与洛杉矶一家月子中心签订了“独家代理”协议。“月子中心所有的客户都由中介来带。”林木觉得这是中介机构价格垄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是到了洛杉矶,陪太太入住预定的月子中心时,他感到很绝望。

作者:  责任编辑:杨鹏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