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深度调查>

9月份天猫运动服饰总销售额达2.85亿元(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10-20 13:32:37

  国信证券分析师朱元表示,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运动生活方式随消费升级在发生显著变化,并向成熟体育市场迈进,典型特征是功能性为主的专业运动需求逐步增加,并引发本土品牌在产品创新上的新趋势。

  品牌同质化是过去运动用品面临的主要困境,过去各大品牌主打休闲化路线,但差异化并不明显,背后问题主要是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较晚。过去几年,产品研发已成为本土品牌的战略重心,通过推动品牌文化塑造与专业化的结合,提高产品附加值,研发投入占比提升显著,基本达到2%~3%的较高水平。

  朱元认为,在专业功能产品上的竞争力差异,将是未来品牌进一步分化的标志,若品牌继续坚守传统路线,忽视产品研发与创新,最终很有可能面临淘汰。另外,在扩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也需抓住运动用品的本质,企业领导人对运动的理解至关重要。

  记者此间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对于运动品牌,产品线拓展是推动增长的重要引擎。过去几年中,安踏、特步、李宁等都在积极尝试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培育新产品线,包括户外、儿童等领域。

  朱元就此认为,不同产品线对企业要求差异巨大,包括产品研发、定位及营销等方面,尤其是对研发实力提出很高要求,如何在新产品线上打造品牌影响力,对企业提出较大考验。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由此可以判断的是:

  慢跑:中国市场人口众多,跑步风有望孕育大机会,无论是定位中高端的国际品牌,或是安踏、李宁、特步等本土领先品牌,都有望共同分享市场增长契机。这其中,如果能借助研发推出针对国内慢跑群体的爆品,对品牌的影响无疑将非常显著;

  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对于球类细分市场,产品功能性愈加重要,原有优势品牌将继续深挖产品创新(篮球市场的安踏、匹克,羽毛球市场的李宁等),其他品牌新进入难度较大。以足球产品为例,专业性要求相对较高,壁垒也高,本土品牌取得优势需要时间;

  户外:户外产品与传统运动用品界线愈加模糊,尤其在鞋类产品上。安踏、李宁等本土品牌也在积极切入该领域,但目前而言成效并不显著。除了户外市场近两年增速放缓的因素,另外,户外消费者对装备选择较为理性,企业只有在户外专业功能上形成核心竞争力,才有生存下去的空间,这需要长期的研发积累;

  儿童、女性:过去被忽视的细分人群市场,对于本土运动品牌,拓展潜力巨大。美国市场Skechers、Lululemon等新兴品牌等突破Nike,Adidas的重围,也在儿童、女性领域重点发力,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市场化改革红利及居民消费能力增长,我国大众体育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而户外用品零售行业规模仍具备较大提升空间。(来源:中国服饰 记者:丁丁)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