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小雨,上海漕河泾的浦原开发区3号楼,巨人总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等着会见的人士依然熙熙攘攘,但这里正酝酿着一次巨人创立以来最大一次风暴:游戏项目部正在裁人,甚至一些项目部被取消,研发中心员工有人欢喜有人忧。
上海之外,位于珠海的巨人南方研发中心已经进入实质运作,巨人刚刚在这里以8000万元拍下一块地,计划在此打造一个2000人的技术高地;在巨人内部,一场继“赢在巨人”之后的针对 “巨人新设项目与外部合作项目”为重点的“产权”改革正在进行,这些项目都将以独立法人或者公司制方式运营,巨人持股51%,创业团队持股49%。
“‘赢在巨人’的主要目的是聚集研发资源,项目公司化运作目的是激发研发团队的创新热情”,巨人总裁刘伟说,精品战略不会改变,两件大事,就是为了试图探索出科学的体制和机制,使公司拥有持续推出高品质产品的能力。
新政
对于一家募集了7亿美元的公司来说,巨人浦原开发区总部的环境显得很简朴,与同位于上海张江浦东软件园的盛大办公环境很相似,区别在于盛大是个独院。
位于2号楼的研发中心管理森严,没有许可是进不去的,即使你能进去,手机也会被临时收缴。
这里,正面临着巨人创立以来最大的变革,100多个员工转岗或被辞退,“产权改革令”下达后,各个项目部有权决定人员和团队安排,公司化运作更是使他们不养“闲人”,一些不被看好的项目组因为巨人的“断奶”更是直接被取消,比如一个做邮箱业务的事业部。
但与有着1000多员工规模的巨人研发力量相比,新政损害的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史玉柱希望此举能够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使公司一直自傲的研发力量特别是策划力量能够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30年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就是产权!”巨人一位高管说,让员工与创业团队持股就是为了打破大锅饭,重燃创业时期的激情,让每一个参加“创业”的员工,在新的模式下,更好地体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能有发财的机会。
今年4月,巨人宣布“产权革命”,巨人公司除上市时就已开发的《征途》与《巨人》两款游戏之外,所有的新上项目以及年初宣布“赢在巨人”计划项目全部采取公司化运作,内部项目由巨人控股51%,外部项目采取多种参股方式运营。
一石激起千层浪。“新政”对于巨人员工特别是上市以后进来的研发团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刺激,巨人正在以“产权改革”这面大旗聚集研发人才并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改革,这将提升和改进研发团队的效率,让研发团队精兵简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巨人副总袁晖说,让所有的研发骨干参股到自己的子公司,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这次改革通过制度的形式将项目公司化、合同化,比起单纯的项目独立核算更进一步,也更有利于项目团队的利益保障”,巨人万王之王事业部总经理张志宏说,他麾下的《万王之王3》是此前巨人收购而来的项目,也将在今年7月开始公测,“对我们影响并不大,因为我们这个团队最早实行了项目独立核算。”
实际上,网游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得拿出让市场认账的产品,而在这些产品背后,研发人才显得极为重要,重金挖角的事每天都在发生。而为了留住人才,各个网游公司都展开了 “留人”的举措,比如盛大的“三大计划”,九城的股权激励,但这些都是在激励层面展开的。
而此次巨人的改革,则一方面给予激励,另一方面更是由研发骨干直接出资购买股权,成为自己项目的“二股东”,只是做出的游戏产品由巨人公司统一运营。
据本报了解,去年开始,巨人已先后与惠普、IBM、SUN、英特尔等跨国巨头合作,在研发与运维硬件方面开展了大量采购与合作,“我们在技术层面的优势是服务端的优势,单组服务器能够承载4万人,已经是整个行业的最高水平,数万的单服承载更加能实现用户间的互动。”
幕后
“巨人网络凭什么生存得更好?大家凭什么得到更丰富的回报?”“产权改革”动员大会上,刘伟连连发问,“简单说,靠产品。只有不断地推出玩家喜欢的产品,公司赢利才有保障,员工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实际上,对于一向以营销见长的史玉柱,这一次则向外界展示了他在战略方面的谋略:让利于民,钱散人聚。
战略背景则是内忧外患。
“这次改革势在必行,现在的公司比起初创时期,效益产出单位还是那几个,但是机构已经庞大了很多,大部分的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是脱节的”,巨人技术中心总监方强并不讳言,项目公司制可以让公司更有活力,进一步增加公司的战斗力,调动起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一款8000万研发的 《征途》,使其成为国内最好的自主研发游戏,日夜为巨人提供了大量的真金白银,并推动了巨人公司的海外上市。史玉柱也为此对外宣布,“下半辈子交给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