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垄断情节如出一辙 国家反垄断一视同仁
经济型“东风日产”被罚亿元
晨报记者 林劲榆
继宝马、奔驰、路虎等豪华车商之后,经济型轿车东风日产也收到了反垄断罚单,这是经济型轿车车商首次被处罚。昨天,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宣布,依法对东风日产汽车垄断案作出行政处罚,对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日产”)罚款1.233亿元,对广州地区17家经销商罚款1912万元。该罚单开出说明,国家反垄断不仅仅针对暴利的豪华轿车,只要存在垄断行为,任何一家车商都会被罚。
东风日产表示认罚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8月起依法对东风日产开展反垄断调查。经查,2012年至2014年7月,东风日产通过下发商务规定、价格管理办法、考核制度等方式,严格限定广东省内经销商整车销售的网上、电话和营业厅报价以及最终成交价,并于2013年对违反价格管控措施的广州经销商进行处罚。东风日产与其广东省内经销商达成并实施了固定汽车转售价格的垄断协议,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排除、限制了相关市场的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另查明,自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广州区域经销商在东风日产广州地区协力会组织下,多次召开会议,达成并实施了固定相关车型价格的垄断协议,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决定对东风日产处上一年度相关市场销售额3%的罚款,计1.233亿元;对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经销商处上一年度相关市场销售额2%至4%的罚款,计1912万元。
对此罚单,东风日产表示接受,并立即遵照执行。
调查历时一年很艰难
广东省发改委坦言,查实东风日产垄断案相当艰难。
从2014年7月正式展开调查到现在,近一年的取证工作相当艰难,最终通过内部系统单据的相互印证,坐实了厂商纵向垄断控制整车销售价格的证据。
广东省发改委价监局反垄断调查处副处长孙文透露,2014年下半年开始,发改委开始进店调查之后,东风日产直接控制价格的邮件往来就大幅减少。但在8月份之前,他们还是采用一些比较直接的管控价格,比如对于卖得比较好的一些车型如天籁、新轩逸等,在促销时点之前,通过区域督导给4S店人员发出管控价格。从调查获取的数据来看,东风日产对经销商的销售价格管控十分严格,每一台车都必须按照厂家指定的区域销售价格进行销售,否则将被批评、警告甚至停止供货。但在此环节,似乎有点委屈的经销商们,转过头来却又相互联合起来制定更多的价格协议。
被罚企业犯错如出一辙
至此,全国各地发改委针对车商已经开出了将近六张罚单,包括宝马、奔驰、奥迪、克莱斯勒、捷豹路虎等豪华车商。从这些车商被罚的原因来看,几乎都存在限制经销商价格的行为,并且经销商之间也存在协商价格达成统一限价的行为。
汽车行业存在的垄断情节如出一辙,甚至一些车商、经销商被罚了,仍然不明白为何被处罚,车市对于这类潜规则似乎已经习惯。
汽车行业原有的游戏规则正在被打破,新的游戏规则正在被建立起来。近日,国内四大自贸区相继上线了平行进口业务,并且完成了国内首台平行进口汽车的引进。上海自贸区经销商99买车网首席执行官宋涛透露,近日国家发改委已经在调查平行进口业务面临的垄断问题,在海外购车过程中,车商明显感觉到车商的限制,一些车商要求当地经销商上报消费者登记车辆的情况;有车商发现平行进口到中国的汽车,查询经销商路径,对当地经销商进行处罚;还有车商上调排量等,利用中国的关税政策限制平行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反垄断频繁亮剑的同时,备受业内关注、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汽车反垄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在紧锣密鼓起草之中。据悉,《指南》 草案将在今年之内正式推出,不出意外将于明年年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