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猎豹移动发布面向全球的“猎豹广告平台”,据称该平台利用大数据,为广告主提供精准营销广告服务。但由于今年5月,猎豹移动刚刚被美国科技媒体Gizmodo曝光,旗下产品“猎豹安全大师”存在窃取用户隐私信息行为,并因此被Google Play下榜,外界怀疑,猎豹窃取用户数据的行为意在为广告平台服务提供支持。
而因窃取隐私信息被Google Play下榜,网信办约谈的影响,猎豹移动股价一直处于下跌走势。在美东时间7月6日,猎豹移动在开盘后持续暴跌,跌幅一度超过10%,股价暴跌,窃取用户隐私等一系列事件势必会影响猎豹移动海外发展。
图:涉嫌窃取用户隐私,猎豹安全大师在GooglePlay全球榜单消失
从2015年猎豹第一季度财报中看,移动广告收入成为其海外发展的主要引擎。猎豹移动CFO杨家威表示,移动广告收入是总收入的48%,并且占移动总收入的89%。而一位互联网人士表示,正是海外移动广告蕴含“金矿”,才使得猎豹移动采取“很激进的战略”,而窃取用户隐私、色情推广等都是这一激进战略的表现。
美媒Gizmodo报道指出,猎豹移动获取的权限包括了大量个人隐私,比如通讯录、短信息、通话记录等。海外用户表示,在安装猎豹清理大师(Clean Master)和猎豹安全大师(CM Security)两款产品之后,猎豹安全大师自动获取了29项隐私权限。文章警告用户,安全软件扫描甚至窃取用户隐私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安全防护本身的意义。
就在猎豹移动产品被曝窃取用户隐私信息不久,6月12日,猎豹安全大师被GooglePlay全球范围下榜,有媒体评论称,可能是因为窃取用户隐私和诱导用户卸载包括淘宝、360、UC和海豚浏览器等在内的中国产品有关。
一位广告行业人士表示,从国外媒体的报道来看,猎豹移动窃取用户隐私信息,很有可能是为“猎豹广告平台”服务。如果没有用户行为习惯等一系列隐私数据,广告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而广告主也不会通过一个广告效果不佳的平台来做营销推广。从猎豹移动在海外市场移动广告收入增速,以及“窃取用户隐私”事件的报道来看,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此外,除了因为窃取用户隐私被GooglePlay下榜,猎豹移动在6月26日因为弹窗、色情推广,被国家网信办约谈,并且责令其整改一周。而这一招数猎豹在国外也曾用过,同样也招致大量用户声讨。猎豹移动的连番作为也影响了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形象,其被下榜的“黑历史”给出海的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带来不小的麻烦,直接导致GooglePlay对中国应用审查变得更加严格,极大增加了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出海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