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公司关注>公司新闻>

万洲国际旗下三大品牌亮相中国

来源:中网资讯 时间:2014-07-02 16:53:56

  万洲国际方面表示,收购符合公司全球资源整合扩张的战略。

  对于此次收购,业内人士同样看好。他们认为此轮收购成功,不仅会增加万洲国际的营收,使万洲国际拥有西班牙市场的渠道资源,也为未来万洲进入欧洲市场扫清了一定障碍。

  整理双汇的财报数据不难发现,一直以来,双汇始终缺乏附加值较高的中高端肉制品。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双汇旗下的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冷鲜肉和冷冻肉毛利率仅为4.92%,低温肉制品毛利率仅为7.81%。

  “如何提高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肉制品在双汇集团中的业绩占比,一直是万隆和双汇在思量的问题。”双汇集团新闻发言人刘金涛坦言道。

  现在看来,双汇开发中高端肉制品的希望即将实现。

  因为,肉制品附加值比较高的是培根等西式肉制品,而史密斯菲尔德在这方面拥有多年的产品研发经验。同时,康博菲尔原装进口的西班牙帕尔玛风干腌制火腿、伊比利亚火腿、塞拉诺火腿同样是附加值较高的肉制品,这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双汇的业务形成了很好的互补。

  双汇的国际化梦想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就提出“打造国际化的双汇”口号,并且进行长期布局。

  纵观世界肉类工业的发展史,产业大整合是必然趋势。

  目前占据全球前四位的美国泰森公司、史密斯菲尔德等几家企业生猪屠宰量,占美国生猪屠宰总量的50%,牛为79%、禽类为49%,丹麦的皇冠公司生猪屠宰量占丹麦生猪屠宰总量的80%。

  业内人士认为,欧美先进国家比我国提前10年进行产业的整合,提前进行国际化经营。因此,未来的中国必将造就出像美国史密斯菲尔德、泰森、丹麦皇冠这样的大品牌。双汇接连收购国际肉企的举动,让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扩张抢占了先机。

  “每年我都到国外去,特别是去美国,对我的思路影响很大,你看人家美国人做工业,全球的战略,没有局限在一个城市或地区,不仅覆盖美国,还覆盖全球,所以我们一定要覆盖中国。我们如果连中国都覆盖不了,那还干啥?”万隆曾经这样说道。

  数据显示,中国现在每年猪肉的消费量在5000万吨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市场,约占全球消费量的一半。

  “但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从事养殖业的人手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养殖业耗费大量的水、粮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不再欢迎大型的生猪养殖项目,生猪养殖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中国猪肉要保证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猪肉的供应出现问题,就有可能重蹈现在大豆和食用油的覆辙,对进口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中科易恒(北京)现代农牧信息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冯永辉如是说。

  事实上也正如此,对有志成为全球领先猪肉生产商和加工商的双汇而言,并购将有助于其大力完善产业资源布局。

  万隆在2013央视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论坛上表示,之所以到美国去收购,因为食品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所以决定着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如何做大、做强?一是对体制的改造;二是面对市场激烈竞争,需要使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所以近三十年来我们注重的另一件事就是依靠科技、资本和人才的力量,促进它的产业再升级。

  冯永辉认为,在目前中国相对比较脆弱的猪肉供应链上,并购对双汇供应链的完善和保障是一条很好的路径。比如,在面对市场变化的时候,因为有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结合,双汇的身手将会更加灵活。

作者: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