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电子商务研究所张莉:跨境电商平台盈利不足5%

来源:21世纪 时间:2016-11-14 13:39:53

  在11月8日-9日的第四届郑州服务业暨服务外包创新大会上,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所长张莉发布演讲称,中国的跨境电商正在进入工厂上线、小型B端形成规模、大量小订单开始拼接、大型服务商开始加入的3.0时代,新型B2B、C2B等模式是未来跨境电商最主要的模式之一,当前以B2C为重点的监管模式需要做出改变,以迎接这些新的趋势。

  6000家交易平台盈利者不足5%

  张莉表示,跨境电商一词中国与国外的理解并不一样:欧美国家的服务业占了70%,甚至80%的GDP份额,他们理解的跨境电商主要是服务业,所以美国等政府在提案中说到的跨境电商,主要是服务数据流动、数字贸易等内容;中国则不同,主要是商品的流动,即是把制造业产品输送到国外去或引进来。

  “所以说,国外认为中国目前的跨境电商不是根本的跨境电商,而是流通,是一种物流。”

  不过张莉表示,对于跨境电商这一新生事物的概念,不需要过早给出一个明显的界定。她认为,中国实际走在时代的前列,应当树立自信,探索制造业的跨境电商新模式。“我们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模式,是一种外贸的服务外包。”

  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目前的跨境电商,在交易主体方面存在有6000家交易平台,交易的企业差不多有30万家,统计结果显示,能够盈利的平台5%都不到,而且几乎所有的跨境电商的交易主体基本上都是不盈利的。

  但是所有的跨境电商的服务主体中,80%以上都是盈利的,属于服务主体的主要是上下游的物流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

  在张莉看来,跨境电商的各类服务平台发展潜力很大,目前传统的模式在五年之后基本上会被新的模式取代。

  跨境电商迈入3.0时代

  中国的跨境电商经过了两个个阶段:早期的1.0时代,阿里等企业把黄页放在网上,是以信息黄页、会员服务和线下交易为特征的;2.0时代的跨境电商,不光是黄页的信息展示,还包括在线交易、开始将营销、支付、物流、金融集于一体,在此期间B2C快速发展。

  “从现在开始,我们正在进入3.0时代,这个时候更多的工厂开始上线了,更多的模式产生了,小型的B端形成规模、大量小订单开始拼接、大型服务商也开始加入。”

  张莉认为,像阿里这样的企业,它对未来的定位就是金融、数据;京东这样的企业把定位放在物流。这已不单纯是一个电商平台了,其实它真的能提供的是服务。在此背景下,C2B(个人定制)等模式也将是未来跨境电商最主要的模式。

  而这也需要监管体制的变革。张莉表示,目前对跨境电商的监管分为两类:B2B是按照一般贸易的模式监管,B2C按照跨境零售的办法监管,其中,B2C只占到了10%的份额,却占据了大部分的监管精力。

  “当前碎片化的订单带来了碎片化的通关,造成了巨大的监管压力与成本,尽管海关推出了监管新规,与检验检疫一起推进电子化、集约化通关,但汇、税的配套操作规程并未快速跟进。”

  张莉认为,未来监管的趋势是通过一站式服务,集成海外订单,实现集约通关,通过现代物流企业改造货代、关务流程,上海自贸区的通过便利化措施以及通关一体化也将加速推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