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真正代表未来?独角兽公司会在哪里诞生?
文|王雨佳
短短三年,创业投资环境经历了一个完整而落差巨大的轮回。
从2014年到2015年,O2O、移动出行、跨境电商、母婴电商等热门概念轮番轰炸,蜜芽创始人刘楠说那是个“融资都是一亿美元起,满街都是独角兽”的时代。2016年,聪明的资本正在从画饼公司、账面独角兽横行的产业中逃离,用力捂紧钱袋子。
从IT桔子统计的数据看,2016年种子、天使、A轮的投资数量只有2015年同期的33%、21%、45%,从金额上看,2016年创业公司融资金额只有2015年的25%。曾经被资本热捧的明星公司,没能得到持续“输血”,相继爆出倒闭、裁员、拖欠货款等恶性事件。
同时,中概股私有化“回A”集体触礁让市场气氛更为凝重。
“没融到资金的公司,(要学会)灵活处理以拿到钱为唯一目的。”张颖这样提醒创业者们,“投资人想要知道的都是你如何收支平衡,别再跟我说太多增长和GMV。不管是什么行业,如果你能处理好增长和收支平衡,过了那个点,你就是赢家。”
然而,寒冬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资本市场一片肃杀,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公司真正崛起。
当下寒冬里,又该如何“押宝”——什么样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真正代表未来?独角兽公司会在哪里诞生?
9月8-10日,《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创客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创客大赛”在黄河科技学院举行。面对从全国各地500多个项目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创业项目,投资人们都表现得兴致勃勃。而创业者则希望得到投资人的智慧支持和资本助力。
“大家一定坚持专注。当你足够专注的时候,找到所在行业的最高点,依托这个行业价值的最高点,你就可以新生出来另外一个行业。”《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何振红给创业者们打气。
「 O2O和电商还能做吗? 」
2016年爆出各种问题的公司大都是电子商务或者O2O概念,以及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概念,如蜜淘网、博湃养车、爱鲜蜂,以及最近被爆大规模关店的黄太吉。
“有的电子商务公司,100元进货,95元批发给线下小店,这些小店再97元卖给最终顾客,目的只是为了拉高销售并据此从资本市场获得高估值。本以为自己投了电子商务公司的VC和PE们,正在补贴着街边购物的百姓。”易凯资本CEO王冉说的是2009年到2011年的中国电商行业,但放到现在一点都不过时。如果没有资本输血,很多O2O公司一个月都活下不去。
阿里提供了新的钱的交付方式(支付宝担保交易、在线支付)和物的交付方式(快递),这一切是今天电子商务的基础。目前,钱的交付已经非常简单清晰,O2O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在商品交付,比如旅行产品、餐饮产品、美甲、按摩产品等等。然而,众多O2O公司的硬伤是,要么商品的交付成本太高,难以盈利;要么是竞争对手太多,一片红海。
以资本投入最集中的餐饮外卖为例,有从业者告诉《中国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份零售价20元的外卖盒饭,扣除了3-4元的互联网平台佣金,3元的互联网平台营销费用和6元的食材成本之后,剩下的7元根本不足以覆盖房租水电、人工等成本。“当90%的外卖商户都在亏损,他们还有动力持续提供健康安全的外卖吗?互联网平台的营销生意又能持续多久?”该从业者如是说。
“赚钱这件事对于今天的创业者太重要了。很多财务投资人今年在投资上变得非常慎重,原来大家都在风口投资,项目投下去以后死亡率很高,我鼓励每一个创业者从创业那一刻就思考盈利能力,如果没有投资人,你能活下去吗?”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在演讲中说。
从本届创客大赛的情况来看,O2O概念公司多数没能获得投资人的认可。
相比之下,一些扎根垂直细分市场,从小切口入手,解决特定问题的公司依然受到青睐。咕啦电商是一个基于遍布中国城镇乡村的14万个彩票销售网点的平台,创始人许亚东是阿里巴巴早期员工,工号是3726。
这些彩票网点相当于带着金融属性的中国最大的连锁店。咕啦在网点上面做金融的转接业务。目前,咕啦已经和不少省份签订了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在8个网点帮助银行实现了8000万的放款,同时还在和银行进行深度合作。咕啦还帮助这些网点建立起彩民的会员系统,目标是完成一个金融通道的搭建——要知道,现在中国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发展社区店,希望深入接触到用户。全球市值最高的银行是富国银行,拥有众多开在社区内的小网点,效率远远高于其他银行。
「 如何过坎 」
无论商业模式如何变革,科技仍然是未来经济最核心的发动机和增长引擎。
每一次科技进步,都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更大体量的市场,以及市值更大的公司。第一次互联网泡沫里,我们看到了市值2000亿美元的AOL(美国在线),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市值3600亿美元的Facebook和市值5400亿美元的谷歌。有人认为,下一次技术革命可能会诞生市值超过万亿的公司。
在本届创客大赛上,拥有核心技术的项目,受到了投资者的一致认可。
天瞳威视的产品是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产品基于深度学习,感知路况、对司机进行行为分析。公司联合创始人达到了10个人,基本都是技术背景。宋健是联合创始人之一,他在大学就一直学习计算机视觉技术。“我们技术不比国外的差,目前全世界能做这个产品的,只有一家,即以色列的Mobileye公司。”宋健说。
十大创客中的上海影创科技生产了双目的AR(增强现实)眼镜,创始人胡金鑫解释为“活见鬼”,比如可以让远隔千里的两个人产生面对面对话的真实体验。现在影创进了微软加速器,有机会去学习微软的技术。AR眼镜当然不只是发烧友的玩具,还有各种应用场景。比如,工业维修时,眼镜会提示一些简单的维修步骤,等于是定制了一个学习系统,让工人可以更快速地完成任务。目前,影创的AR眼镜已经量产,因为早有大企业客户预订。
无论是基于互联网+的O2O公司,还是以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公司,当商业模式跑通、产品研发成功之后,都必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建立护城河?
油到了是中国第一家工程机械B2B物联送油平台,创始人杨义华1996年进入大宇重工,做到中国区企划部长,一直想要在行业有所突破。2002年,他创办了千里马供应链,旗下孵化了“油到了”和“小马快修”两个创业项目,专注于解决工程机械行业的痛点。他本以为维修是高频刚需,但是维修几个月才发生一次,而且各种型号工程车的维修不一样,不好管理。最后,他发现油是最大的公约数。工程机械新机增量是有限的,但是存量已有700万台,每年有超过6000亿元的工程机械用油市场。油到了希望从最高频的用油市场切入,之后再切入维修、配件、整车服务、检测、二手工程机交易信息等领域,粘住客户。
对于杨义华而言,拿到成品油零售许可证是跨过了目前为止最大的一道坎。获得成品油经营许可证的条件是,与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且成品油年经营量在20万吨以上的企业,签订1年以上的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或者拥有库容不低于10000立方米的成品油油库。但让一个创业公司花几千万,用两三年买地、盖加油站,并不现实,创业窗口期早就过了。杨义华花了一年时间去跟政府部门沟通,他认为油到了是线上交易,不做线下实体交易,因此需要另一种资质——线上交易资质,也就是所谓的成品油零售资质(开票),通过这种迂回的办法油到了终于合法经营。
“我们仍然非常看好传统企业二次转型或者传统行业高管二次创业的公司,因为他们无论是对产业链、供应链还是经营管理都有经验,这决定了一个公司能够走多久。”盛世投资管理合伙人谢作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