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恒业豪赌"梦想合伙人"败北 电影保底发行非稳赚不赔

来源:北京商网 时间:2016-05-11 09:30:10

  在现今的电影市场,“保底发行”早已不是一个陌生词,且由于《美人鱼》等影片成功进行保底发行的先例,更多影视公司和资本跃跃欲试。

  但是,虽然保底发行存在获得高额收益的可能性,可背后暗藏较大风险,其中正在影院上映的《梦想合伙人》无疑为业内敲响警钟。

  日前有消息表示,在《梦想合伙人》正式上映前,影片发行方福建恒业影业就已对该片提出3亿元的保底。可现实却是,尽管《梦想合伙人》汇集了包括姚晨、郝蕾、唐嫣等知名演员,并邀请《来自星星的你》的导演张太维,但票房仍然惨淡。

  据猫眼票房数据显示,截至昨日18时,已经上映11天的《梦想合伙人》票房还未及亿元,只有7809.6万元,豆瓣评分也仅为4.0,而与该片同日上映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票房已达6.5亿元。有业内人士分析,若按消息透露的3亿元保底进行计算,恒业影业此次将亏损约7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保底发行失败的案例并不在少数,最典型的则是《一步之遥》,10亿元的保底,最终票房仅报收5.14亿元。而剧角映画此前也对《栀子花开》进行4亿元票房保底,但该影片最终停步在3.79亿元。此外,《太平轮》、《师父》等影片在票房保底中也纷纷失败。由此可见,保底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当于一场豪赌。

  尽管失败案例比比皆是,但仍有影视公司和相关资本挑战风险,在陈少峰看来,虽然票房保底具有较大的风险,但对于制片方而言,这能使其在电影未上映前就获得一定的票房保证,而发行方也能借保底发行提高自身在票房分成中的比例。在利益的诱惑下,采取保底发行的影片不断增加。

  目前业内对保底发行不看好的声音也陆续出现,其中光线传媒(行情300251,买入)董事长王长田公开表示,根据过去的经验,绝大多数票房保底项目最终是失败的,成功率相当低,且保底发行较易被经济规律影响,并不认为保底发行会成为主流。

  与此同时,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为使影片票房增长、保底发行运作成功,部分片方和发行方选择票房造假的方式,这不仅误导观众、降低观众体验感,也破坏了电影市场的良性发展。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