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贴吧商业化不该升至道德层面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6-01-22 11:11:52

  百度(美股BIDU)贴吧的监管问题仍然在持续发酵中。

  继前段时间网络曝光血友病吧被卖从而引发一系列矛盾和争议之后,近日又有媒体爆出,有人在百度贴吧上公然出售国家明令禁止进行商业化买卖动物的牙齿和骨头,此后又被扒出有人甚至在百度贴吧中出售涉黄视频。接连爆出的猛料将百度贴吧甚至整个百度品牌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关于百度贴吧以及整个贴吧类行业是否应该进行商业化的讨论不绝于耳。

  但是否真的应该实施商业化则需要考虑的更多,因为贴吧本身是面向所有人群的,也就意味着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从这一出发点来讲,仅仅从商业角度来考虑就实施商业化也显然欠妥。是否应该商业化,应更多地从媒体的商业属性与社会属性多个角度同时考虑。

  商业化≠缺乏道德

  如果单从企业属性来讲,百度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其产品商业化相信没有任何不妥。百度从2003年开始经营百度贴吧,但是公司相关人士均表示,从创建之初到之后12年间,百度贴吧一直没有进行商业化运营。

  而根据爱站网的数据显示,在这十年之间,百度每天搜索流量导入到百度贴吧的大约是1600万~2000万次,对比之下,百度搜索带给新浪(美股SINA)的访问量大约在400~800万,带给淘宝则是200万~300万,如此大规模的导流可见百度对贴吧的爱戴。

  如此劳师动众大费周章的导流,却最终不能带来一分盈利显然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百度公司开始考虑将贴吧进行商业化运作。2014年,百度贴吧首次提出商业化战略,而这也动了许多吧主的利益。

  “百度贴吧在没有引入专业机构进行管理之前,所有贴吧的管理者都由民众进行申请,再由百度进行审批。而审批的层面也很简单,大多是在线时间和一些其他无关痛痒的知识。”石家庄经济学院教授张久民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低门槛造就许多吧主其实并不称职,尤其是一些专业贴吧,可能吧主并不懂得这方面的知识,而由于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审核,所以也可以非常容易就获得吧主职位。

  之所以在这里提到吧主,是因为这是造成贴吧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流量就代表着金钱,企业显然也看中了这一点。而吧主在贴吧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顶置、加精、删帖,每一项吧主权限都可以成为私自牟利的“摇钱树”。部分吧主正是看中了这一“商机”,通过非正常的置顶、发帖、删帖影响用户,利用管理权限消除不利于自己的负面信息。更有甚者,事先在贴吧发布某单位的负面爆料,当该单位要求删帖时,再出高价勒索。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百度贴吧目前注册用户超过10亿,月活跃用户突破3亿,共拥有1900万个主题吧。而根据百度副总裁、移动服务事业群副总经理、贴吧事业部总经理陆复斌对媒体的表述,商业化的贴吧只是其中的万分之一,约2000个。在整个医疗健康领域,有10万多个贴吧,其中只有约五六十个贴吧被商业化。而根据百度后台显示,引入商业化的贴吧活跃用户是没有商业化的两倍。

  从陆复斌的话中不难看出,贴吧商业化后在活跃度上有本质的提升,而判断一个贴吧是否有价值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其是否活跃。况且如果贴吧商业化,在管理上也可能更加便捷,毕竟由专业的人来负责专业的事,可能比民间吧主更适合。况且,作为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贴吧本身有其商业属性。

  其实从纯商业角度来看,此次百度贴吧事件如此轰动,除了有媒体持续报道的原因之外,新吧主动了某些老吧主的利益使得那些老吧主焦躁万分,此次事件更多成为了新老利益之间的斗争。

  虽然贴吧商业化看起来并无不妥,但我们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贴吧的开放性,其还有社会责任这一属性。

  张久民告诉记者,许多疾病类贴吧的吧友都是患者或者亲人患有相同的疾病,大家在贴吧中主要是想寻求帮助,通过众人的治疗经验,减少患者的痛苦,争取过早康复,或者是互相鼓励,在精神上给予支持。

  人们普遍担心的是,贴吧一旦商业化,则意味着广告常态化和正常化,原来的氛围可能遭到破坏。此外,引入的机构是否真的可以为吧友们提供健康正确的引导,都被人们所怀疑。

  互联网高级分析师、中国互联网诚信联盟副秘书长高泽龙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吧友们对于引入机构更多的是对社会存在质疑,在各类媒体频频曝光各种问题的同时,人们对于企业的逐利思想颇为忌惮。”

  高泽龙表示,现在许多人抨击百度缺乏基本道德,其实大可不必。一家企业商业化并不能表明这家企业就失去了道德,反之那些许多标榜公益的企业也并不一定就全无问题。当然百度也并不是全无责任,此次问题的出现更多是由于百度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对于吧主的所作所为抱有放纵的态度,而使得百度贴吧沦为不法分子谋取利润的温床。

  商业化=加强监管

  在提百度监管漏洞出现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淘宝,虽然经营属性不尽相同,但作为人们常用的网站,还是有必要来进行一下对比。

  许多人都喊淘宝假货多,各种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而事实上,人们一方面在喊,手上却不自觉地再次打开了淘宝界面,准备进行下一次“剁手”。造成这样的原因除了淘宝价格确实较为实惠外,马云对于淘宝打假的不遗余力仍然使大众愿意去相信。而反观百度贴吧,吧主以权谋私的问题一直出现,百度公司却一直监管不力,后知后觉,只有当人们去举报后,才可能进行封禁等措施,这与淘宝大相径庭,也是问题出现后遭到人们大力抨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业内人士就表示,贴吧不是不能做广告。但百度要把贴吧商业化,就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与企业道德,不能引进虚假广告,更不能误导网友。尤其是医疗类广告,涉及病人生命安全,岂容一手收钱一手“放水”?于法律法规层面,百度对广告主负有资质审核责任;于企业道德层面,百度在具有公共论坛性质的贴吧进行商业推广,更应采取明示方式,而不能和其他贴吧文章相混淆。

  作为一个以互联网技术出身的大型企业,如果简单地说贴吧太多无法一一照顾到显然有所牵强。而通过此次事件,百度似乎也吸取了教训。

  陆复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百度内部已经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承认了在监管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并且开始有序地去研究贴吧新的生态体系。

  他表示,贴吧的运营管理标准需要重新考量。比如医疗健康类贴吧的运营管理以前我们只看活跃度、满意度,现在更多是以公益、公正性为主要考量标准,所以我们引入了公益组织权威人士一起管理贴吧。我们今天还没有想清楚这条路怎么走,但是,我们想清楚的是——在这个行业中,公正性、权威性是非常重要的。

  而公正与权威正是吧员们最为重视的,百度贴吧商业化并无不妥,关键在于监管是否能受到足够重视。其实无论是百度贴吧的代理商制度还是合伙人制度,在大多数贴吧中也有成功的案例,所以对于问题都不应该一刀切,简单地去评论贴吧是否适合商业化。

  北京市通州区尚德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一凡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都有其商业化的必要,而真正需要人们去注意的是,商业化后企业是否能对他的产品进行很好的管理。”

  黄一凡表示,百度浪费了十年时间去考虑贴吧商业化,现在去考虑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因为许多利益链条已经形成,而一旦触碰某些人的利益,则可能引起这部分人的强烈反抗。但并不是因为出现一点风波,就对这些问题低头,对某些人妥协,贴吧想要商业化,最根本的还是要把监管问题做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