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10个月用户流失超千万 中联通孤注一掷赶超4G+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5-12-31 10:14:00

  2015年行至岁末,中国联通(行情600050,买入)一年来的发展战略就像自家的股价一样,摇摆难定。直到本月初,董事长王晓初厘定中国联通新战略,誓言4G从头迈步。今年以来,中国联通已累计净流失了上千万移动用户,一方面,4G和宽带市场分别面临着来自中国移动(港股00941)和中国电信(港股00728)的压迫,另一方面,自去年以来的国企反腐造成人事地震不断,无论是公司内部管理还是发展战略都难以统一。王晓初的到来,对联通战略的调整可谓迅速有力,与中国电信在网络、终端等领域开展的合作不断释放两家合并预期,无论未来合并与否,在目前电信业的行业格局和业务结构背景下,运营商之间开放合作的尝试对落实国家“提速降费”要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都有积极意义,用户、产业链也都能从中获益。

  尴尬:改革先锋把市场越做越小

  就国内整个通信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说,中国联通就是电信业改革的“试验田”。

  自3G时代开始,中国联通就是国内流量经营的创新先锋,然而4G时代,市场却越做越小。近日出炉的11月运营数据显示,当月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减少了34.6万户,移动用户从今年1月的2.99181亿户下降到11月的2.87亿户,近一年来已经净流失了1000多万用户。

  因为迟到的LTE FDD牌照,中国联通错失了4G发展良机。中国联通手握3G优势,WCDMA网络可以升级,实现42M甚至更高网速的覆盖,从用户体验方面来说和4G无太大差别。这样的优势让中国联通两年前就有了抱定3G阻击4G的决心。面对4G,原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常小兵曾表示,“我们有一个覆盖完善、能力强大、网速不低的3G网络,4G又算什么?”然而事实上,用3G阻击4G单单从宣传上联通就已经吃了很大的亏,3G发展时间窗在中国移动快马加鞭推进4G之时就已经被关闭。中国移动仅用18个月就建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4G网络,并通过不断地升级拉开了和3G的体验差距。面临严峻形势的其实不仅仅是中国联通,早在去年,LTE FDD牌照迟迟未落地,中国电信的发展战略同样摇摆不定,然而两家同命不同运。中国电信笃定了4G的发展趋势,破釜沉舟式地扩建4G网络,换来了今天与联通迥异的命运。

  中国联通的颓势并非无迹可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联通的月新增用户数就从数百万级别陆续减至月近百万,接着是数十万的缓行,到今年2月,其用户增长数开始出现负数。有分析认为,中国联通在短期内要止跌回升的唯一路径是加大补贴,以成本换市场。然而,纵观今年以来运营业所面临的形势,三大运营商的营销费用不断被削减,实名制、“提速降费”等举措对原先业务的运作模式、收入等带来了明显的冲击,中国联通在市场竞争和国企反腐的双重压力之下,短期内无法改变下滑趋势,彻底失声了。

  新局:王晓初联通4G战略从头越

  赶在2015年的最后时刻,中国联通在北京召开了年度最重要的一场会议——“沃4G+”发布会,决定要把命运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联通的“沃4G+”发布会尽管比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4G宣言”都晚了大半年,但终究到来了,并给中国联通扭转颓势带来希望。而这也是王晓初调任中国联通董事长后首次公开诠释联通新战略,这一战略将成为指导联通今后三年至五年工作的“理论基础”。中国联通表示,“沃4G+”首先将在网络覆盖、网络速率方面实现双提升;其次,率先全网开通高清语音;再次,产品、终端、渠道和运营同步升级优化。显然,中国联通将用新的战略思维,全面升级4G网络,通过提升网络来提升服务和能力,向外界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中国联通要全力冲4G了。

  中国联通4G再出发从开放合作入手。中国联通发布的新一代网络架构白皮书指出,联通今年已停止WCDMA的规模扩容,并将严格控制在LTE覆盖区域内的3G扩容,把资源重点投向4G网络建设。此外,中国联通联合中国电信制定了《联通和电信4G网络的共享建议》的深度合作战略,提出了包括基站、机房、传输在内的资源、技术共享路径,并且建议两大集团成立集团、省、市三级专项工作组,保障合作工作的开展。而双方《六模全网通终端白皮书》阐述了六模全网通手机在频段、模式和软硬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期待:重组预期激发运营模式创新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从网络到终端的合作,勾起了外界对两家合并的期许,伴随着国企反腐的持续深入,两家公司高层人事变动造成的管理真空也为合并带来了契机。

  无论如何,在电信业当前的行业格局和业务发展结构背景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两家相对弱势的运营商在网络、终端方面推进共用共享的合作,都称得上是转型、开放发展的创举。当前,“提速降费”是电信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新考验,而同质化竞争给运营商市场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可以说,国内电信业已经进入以单价降低、流量增长难补语音流失、客户规模分流、收入增长缓慢、运营利润下滑为特征的发展新常态,面对这种新常态,加快运营模式创新才是出路。

  运营模式的创新关键是要整合客户资源,真正实现合作共赢。对于中国联通来说,新一轮的重组固然值得期待,但在建设、盘活4G网络、终端等资源后,需要优先考虑的是如何创新业务,这也是运营商立足市场的本质。未来运营商之间不仅有竞争,还有不少合作,而竞争也将不再局限于用户数和通信业务上,而是拓展到互联网应用的方方面面,前途也不会系于宽带收入和流量收入,而是向社会服务和内容方面延伸,更大的价值来自于非电信服务。今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继续爆发式增长。上半年,中国联通移动手机用户数据流量同比增长47.4%。中国联通已经在互联网+汽车、环保、旅游、教育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效。

  运营商传统业务的竞争发展更加理性,将转向调整存量,要从全业务经营转向客户经营,谁能够真正通过互联网模式,让客户在消费通信产品的同时,还能产生财富,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并不容易,但联通别无选择。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