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移动医疗与医药电商之我见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5-12-28 11:16:47

  2015年被称为医药电商与移动医疗的爆发年,诸多创业公司、上市公司纷纷涉足,行业内外讨论也甚是热闹。但医药电商模式各样、移动医疗种类繁多,在国内如此纷杂的医疗生态环境下,究竟哪种商业模式能够胜出?

  按照两个维度:从线上切入与线下切入、零售市场与临床市场,可将相关公司分为四类。

  第一类从线上切入零售市场。即所谓的网上药店,最早2006-2007年开始,大量网上药店出现,主要是连锁药店在做。2012年平台式企业开始进入,这是医药电商最早的业态,如果未来处方药放开,将获得新的市场增量。不过由于获客成本太贵,传统医药工业企业通过平台型电商扩大市场增量难度较大,自建平台又存在利益冲突,所以不看好传统医药工业企业在这个维度上的互联网+战略。

  第二类线上切入临床市场。2012年一些新兴的在线问诊平台开启了移动医疗,不管是围绕医生群体作为服务对象,还是服务患者的轻问诊公司,这类企业未来最理想的情况是变成空中医院,平台企业和重度垂直型企业相较而言更看好后者。

  第三类线下切入零售市场。主要受益于2013年微信市场的爆发,除了纯互联网公司切入,还有一些连锁药店、大型商业公司,具备后服务能力的商业公司同时兼具线下零售资源更具有先发优势。

  第四类线下切入临床市场。有很多重磅的参与者,各类网络医院及传统医疗集团,但是真正铺开还需要较长时间。

  其中,第二类商业模式是目前讨论最多,也是争议最大的,发展的基础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国内移动医疗的主要表现形态:医生工具、自诊问诊平台、单科领域、硬件结合、医联平台、医药电商平台和医疗新媒体。

  移动医疗的需求方包括患者、医生、医院。患者看重改变医疗体验,医生看重远程数据处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则看重流程优化。但是流程优化的关键点是支付,支付体系的完善与渗透却触动了医院的利益。在解决方案成本方面,医院十分重视数据安全。理论上来说,医院获得的数据是属于患者的,是患者授权医院进行保存。如果患者与移动医疗平台形成一种契约关系,通过授权移动医疗平台去医院提取数据,这样的话移动医疗的生命力将十分旺盛。

  总而言之,移动医疗关键在于医患之间需求的匹配,两者需求上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平台搭建的失效,医药电商关键在于运营生态系统的完善,具有物流基础和线下零售资源匹配以及后服务能力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母婴电商集体去母婴化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