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三星苹果与银联达成支付合作 移动支付格局或生变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5-12-23 13:44:14

  近日,中国银联官方发布两个重磅消息,其一是银联宣布将与苹果合作,这是一种让移动支付焕然一新的简单、安全、私密的支付方式。其二是宣布与三星电子达成Samsung Pay合作,中国大陆银联卡持卡人可使用Samsung Pay享受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体验。中国银联此举或将迎来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的格局改变,对支付宝和微信会产生重大威胁。

  绑上银联的三星与苹果

  苹果这边刚宣布与中国银联及15家银行达成合作,ApplePay最快明年入华。那边三星就跟上宣布,SamsungPay也来了!

  12月18日,中国银联和苹果宣布,将在中国推出Apple Pay,届时银联卡持卡人可以将他们的银联卡添加到iPhone、Apple WatCh以及iPad上。苹果互联网软件与服务高级副总裁EDDy Cue表示,将通过中国银联以及15家中国境内银行支持中国用户使用Apple Pay。

  几乎与此同时,银联宣布与三星电子达成Samsung Pay合作,将为中国大陆地区的银联卡持卡人在最新三星移动设备上提供基于安全芯片的Samsung Pay服务。银联卡持卡人将可在拥有Samsung Pay功能的手机上管理和使用自己的信用卡和借记卡。

  移动支付产业快速发展,中国银联致力于通过与产业各方开放合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产品与服务。“我们非常高兴为消费者带来包括Apple Pay在内的一系列基於银联云闪付的创新支付选择。”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说。

  据中国银联新闻稿称,Apple Pay和Samsung Pay相关产品和技术严格遵循中国国家和金融行业移动支付标准,并将按照中国监管部门要求完成相关检测和认证,之后正式向中国地区的银联卡持卡人开放此项服务。两种移动支付应用均可在支持银联云闪付功能的POS机上实现非接触式支付功能,二者最快可在2016年初实现商用。

  移动支付成必争之地

  伴随着数字化信息经济大潮,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未来不管如何变化,移动支付的重要性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当前,移动支付发展迅猛。从国内市场来说,以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为首的非银移动支付,与以中国银联为首的商业银行系,展开竞争。国际上,以苹果、谷歌为首的、技术能力超强的互联网公司正在大踏步进入移动支付市场。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80767亿元,同比增长50.3%,其中,支付宝、财付通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占有率居前,两者市场占有率接近70%。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优越,支付场景的不断丰富,以及金融创新的活跃,第三方支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线下“圈地”相当凶猛。从今年的“双12”来看,支付宝联合国内外30多万家线下商户开启支付宝五折或随机立减优惠,众多超市、餐饮等线下商户参与其中,场景十分火爆。据最新数据显示,“双12”当天,全国共有2800万人参与,当日即为线下商户带去1951万新增会员。而微信也在年内多个城市推微信支付日,通过活动、优惠等不断推进线下扫码付款。

  如同电信运营商在数据业务时代,传统短音、语音类业务被互联网企业OTT跨界冲击一样,处于绝对老大地位的中国银联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同样面临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渠道再次被OTT的可能。

  在严峻的大背景下,不论是此前推出的云闪付,还是近日联手苹果和三星上线的Apple Pay和Samsung Pay,中国银联这家在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角色之间均有一席之地、似乎已经习惯于躺着赚钱的公司或机构都不得不以积极谋变来应对市场的变革。

  产品推广依然任重道远

  目前,中国移动(港股00941)支付市场以支付宝一家独大,占据近 80%的份额,紧随其后的是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电信翼支付、快钱钱包、拉卡拉等等,一旦Apple Pay、Sunmsung Pay进入中国,这种格局恐将很快打破,毕竟中国银联掌握着数十亿的卡基资源优势。

  话虽如此,对于苹果和三星这样的外国公司来说,有些细节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地解决,否则也会制约这种发展。

  首先,加强用户体验的培养。支付宝、微信支付之所以很快被用户接受,在于通过支付宝对淘宝的支付、微信的抢红包,构筑了一个完善的用户体验场景环境,提高了用户对产品的粘性,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习惯。绝大多数人应该还是通过淘宝支付认识支付宝、抢红包认识微信支付的。因此,在大力推广闪付等支付方式时,要重视用户体验场景的同步建设。

  其次,重视商户的“最后半米”。商户的“最后半米”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本文所指的是商户收银员能否主动接受某一种新型支付方式,一旦收银员以各种借口拒绝接受的话,这种支付方式前期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因此,在大力建设支付系统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商户的研究,本着谁得益谁负责的原则,毕竟移动支付的步伐太快,对于商户的培训,以及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2015年,中国信用卡产业迎来了诞生三十年的日子,正是三十年前的这一创举,奠定了中国信用卡和支付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基础。而对于中国银联来说,手握Apple Pay和Samsung Pay两张王牌,真的就意味着夺回了移动支付的主动权了吗?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