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施南生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一露面,就坦率说出她在电影界30多年所见到的一个奇特现象,“综艺节目变电影,这在120年的电影史上从来没有过。中国电影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和体量,也是全世界没有过的。像《爸爸去哪儿》这样的娱乐电影能在中国取得几亿票房,是一个有趣又特别的现象。”
瘦高个头的施南生说起话来眉飞色舞,语速很快,她善于在公众场合演讲,不怕得罪人,也不怕直言问题核心。身为香港寰亚电影公司的副总裁、香港电影工作室公司总裁,施南生曾获“全球五十名有影响力独立电影人”之荣誉。
不过,香港制片人施南生有一个抹不掉的头衔——“导演徐克前妻”。这两人,从20多岁的年纪就一起在香港电影圈打拼,徐克的成功路上,永远缺少不了施南生的身影,小至一部电影的剧本、拍摄、制片等细节,大到将电影推广至世界各大电影节,施南生堪称徐克的幕后推手。两人曾一起监制大批香港黄金时代的电影,从《倩女幽魂》、《黄飞鸿》系列到吴宇森的成名作《喋血双雄》和《英雄本色》,都是施南生一手将香港电影推向国际。
徐克曾感慨地说,“她跟着我,浪费了才华,她可以做更多属于她自己的事情。”这对珠联璧合的影坛搭档,在离婚之后只留给外界一句“关于私生活,我们不需要给外界交代”。两人继续合作为华语片献力,施南生依旧为徐克的电影铺平道路。2010年徐克执导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时隔19年之后再度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身为制片人的施南生功不可没。2011年徐克拍3D大片《龙门飞甲》,是施南生帮他找到《阿凡达》的视效总监担任立体拍摄顾问。而今年年初,徐克新片《智取威虎山》上映半个多月,总票房超过7亿元人民币,背后也离不开制片人施南生的助力。
就在前几天,施南生做了一个大动作,将《智取威虎山》卖到法国100家电影院,“这是华语电影近年最大的发行,媒体的评语都很好”。她说,以前华语片在海外有一定的观众群,尤其法国是很重要的海外市场,有很多粉丝。但华语片的风光一度衰减,这几年才开始缓慢地重新建立。
施南生常感叹这十年中国电影发展速度太快,连她这样看好这个市场的电影人,也为其速度之快而震惊。但她认为,中国还是缺少一些讲述中国故事、中国价值观的电影,她很喜欢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我很希望我能拍出一部这样的电影。即便你从没去过伊朗,也能从电影里感受到伊朗的宗教和风土人情,对故事里的情感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