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冯仑:商人兼职段子手

来源:商业周刊 时间:2014-10-21 09:14:22

  中国房价在这两三年就会缓缓往下走,但不会是跳水式的下降

  我讲段子是用通俗的语言讲复杂的事,或曲折萦回的表达我的想法

  冯仑总是忍不住想说段子。事实上,这位地产大亨在成为商人之前,是位不折不扣的马列主义学者。但是这位马列主义的信徒,征服世界最常用的两种武器却是色情味道浓厚的段子和数以亿计的财富——前者让他收获了掌声,而后者让他得到了话语权。以下为主持人艾诚与冯仑的对话。

  1,地产大亨的突破

  艾诚:中国疯狂的房价,您觉得何时会停止?

  冯仑:房价就相当于一个车爬坡,到了一个高台上,就缓缓地的平着走,然后再过一些日子,就缓缓地的开始往下走。

  艾诚:什么时候往下走呢?

  冯仑:现在是在高台上缓慢行进的过程,这两三年就会缓缓往下走。但不会是跳水式的下降。

  艾诚:如果下降,万通不紧张吗?

  冯仑:不紧张,因为它区域不同,市场不一样,再加上整个万通住宅只是一部分,我们还有很多非住宅房地产业务。大家容易把住宅等同于房地产,但实际上我们工业地产的规模在全国排第二、第三的样子,资产管理业务,基金业务,还有立体城市业务等,我们超过一半以上的业务,都没有在上市公司。

  艾诚:有人说,立体城市这个项目在成都搁置了很久,最近才有新动作,困难在哪里?

  冯仑:第一步的困难是这样的发展理念,是不是被大家接受。但是才5年时间,已经被大家接受了,我们已经在7个城市开展立体城市建设,每一个立体城市的计划都在500万平米以上。

  艾诚:立体城市能实现成功的商业吗?

  冯仑:已经成功了,立体城市这家公司去年是盈利的,而且业绩非常好,今年上半年是去年的业绩的2倍以上。

  艾诚:你对虚拟开发商业务平台有什么样的预期?

  冯仑:我觉得会是一个非常颠覆性的做房子的方法。

  艾诚:怎么做?

  冯仑:成品还是房子。以前做开发商,第一件事是买地,这是很高的门槛,买了地以后,你就要去报规报件,然后还要去做开发贷,然后再去做广告营销,最后再工程把它建起来,最终后交付给客户,大概是这个程序。

  那么现在呢,我们做了一个虚拟开发商的平台,就有一点像在天猫上开店一样,你在这个上面选一块,哪怕一栋楼,三栋楼,10万平米,20万平米,你选完以后,要跟不同方面去签约,接下来去找设计师去设计,然后设计师设计完以后呢?这个平台就帮你去找客人,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在网上完成。

  2,段子手的修炼

  冯仑从未丢失过成为学者的野心,有一段时间,互联网上的“冯氏语录”成了他的招牌。你不得不承认,多年的积淀和感悟,再加上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冯仑创造了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段子。更多时候,冯仑被化了。“每当有什么活动的时候,很多朋友大家都希望是,能不能讲个什么段子,我其实就很窘迫,我就觉得很奇怪,我又不是郭德刚,我不负责每次的时候都来表演。”

  艾诚:如果说现在让您说一个,您最想说的段子,您会说什么?

  冯仑:现在特别不愿意多说话,因为我觉得不知该怎么说了,太明白了这事吧,人会陷入一种荒诞感。所以我有时候经常会想起鲁迅讲的,滑稽和幽默之间的一种差异。

  艾诚:您是滑稽还是幽默?

  冯仑:我有时候陷入滑稽。但是别人把它当成中国式幽默,其实是一种荒诞,真正的幽默是智慧和自信的自然流露。

  滑稽是什么呢?是作贱自己让别人高兴,取悦别人。其实我都不是讲段子,我是用一些人们通俗的事情,来解说一些很复杂的事,或者很曲折萦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艾诚:那如果要用段子来描述现实中的你,到底冯仑在什么样的故事里面?

  冯仑:在一个很滑稽的故事里,我经常看自己就是个滑稽角色,像罗大佑歌里,说着言不由衷的话,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故事里的角色,台北不是我的家。我不知道哪是我的家,我在任何地方没有归属感。

  艾诚:很多人都想成为你这样的段子高手,而且要黄但不色怎么修炼?

  冯仑:被摧残。一个人被摧残多了你就会思考,思考以后你会拒绝,然后又不让你正常表达,所以你就会歪门邪道地表达,我的表达是这样一个过程。

  艾诚:伟大的熬啊熬。

  冯仑:所以我老开玩笑就是,少睡觉,多受苦,常反思,常自省,人就变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动物,就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表达出内心曲折的想法。

  3,从预设的轨道上转行

  党校毕业的冯仑,一开始的确在朝着自己设定的人生轨道前进。毕业后,他留校做了一段时间老师,随后去了中宣部、体改委。但随着体改委的解散,他一夜之间成了没组织的人。这对于一个梦想着依靠组织一步步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艾诚:1984年的时候,你25岁从党校毕业,那个时候你真正的理想是什么?

  冯仑:那时最高理想是变成胡乔木那样,天天写字,给领导写点文章。另一个是期望能够变成一个很好的研究者,因为我对世界有太多好奇。

  艾诚:1991年,当时在海南办公司的目标是什么?

  冯仑:当然想有一番作为,那个时候才24、25岁,我们的梦想仍然是家国情怀,无非就是士大夫修齐治平这样一种内心的冲动。但是我们知道,眼下要活下来,要吃饭,要生存,所以我们就很认真的就去办这个企业。当我们赚到第一桶金的时候,我们才又停下来,来整理我们为什么要办公司。

  艾诚:1992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披荆斩棘共赴未来”?

  冯仑:对的,我们赚到所谓第一桶金之后,刚好到了万通一周年,一周年我们就有一个选择,就要停下来想想,未来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做。

  艾诚: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冯仑:我们自己的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以天下为己任、以企业为本位、创造财富、完善自我。

  艾诚:但是不是也有一种,仕途报国不成,然后企业报国的无奈啊?

  冯仑:没有,我们当时就已经下决心了,我们就变成了一个自我约束的一个,内在的要求。

  撰文/艾诚(Gloria),80后知名独立主持人,创意媒体《艾问》创始人。本文节选自《艾问》系列访谈。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