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80亿“蛋糕”诱惑 保险公司风险难料
商报讯(记者 齐琳 崔启斌)继在城镇居民中试点购买商业保险做补充后,为了解决因病致穷的顽疾,卫生部拟批准新农合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做补充,目前已在西藏、内蒙赤峰等个别地区进行试点,年内有望推广,这是卫生部农村卫生司司长杨青在昨日例行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
记者也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目前人保财险已于去年7月开始参与西藏试点。
“我们鼓励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今年要在一些地方探索新农合基金拿出一小部分钱,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比如3块钱,作为大病的补充医疗保险,目的是抵御大病风险。”杨青告诉记者,目前这样的购买方式已经在部分地区试点,以西藏为例,此前已经为参与新农合的参保人员每年每人拿出10元购买重大疾病商业保险,内蒙古赤峰市也是从新农合人均筹资240元中提取10元,用于购买商业保险机构的大额医疗补助保险。
在内蒙赤峰试点中,加入商业保险后,参合农民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至20万元,与当地城镇职工医保的补偿封顶线拉平。“尽管只有10元,但却分担了重特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解决了农民因病致穷的顽疾。”杨青分析表示。
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参加新农合人数为8.32亿人,参合率超过97%。
依新农合为每人支付10元保费计,一旦参与补充大病医疗全国推广,新农合将为保险公司提供超过80亿元的保费。看似诱人的巨大“蛋糕”是否会为保险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也让社会颇为关注。
对于未来哪些家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入围参与新农合补充医疗,杨青表示,市场将会是充分竞争且开放的,目前并没有确定哪些公司。
记者采访了解到,保险公司多表示愿意办理新农合补充医疗,认为目前全国参加新农合人口基数大,将这部分人纳入公司的客户范围,就会获得再次开发的机会,可以随后跟进其他产品销售和服务。不过,参与新农合补充医疗也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网点扩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很多农民居住偏远,保险公司深入收集相关资料等难度较大。
据悉,目前人保财险在西藏推广过程中,由于下设网点不能覆盖当地绝大多数农牧民,部分承保工作只能依靠当地医管办和乡政卫生所来完成,风险把控很可能出现漏洞。
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农合参与大额补充医疗初期,很可能由于广大农户的保险意识并不强,患重病想不到找保险公司赔付,在头一两年内保险公司可能会盈利,不过,在后期通过保险公司的宣传,以及农户的保险意识增强,赔付率将不断推高。
“尤其值得注意的,参加新农合基数庞大,保险公司无法对所有参保人体检,无形加大了出险赔付风险,再则,道德风险有时很难避免,例如乱看病、乱开药在各地并不鲜见。这将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共同做好风险把控工作。”上述负责人坦言。
此外,针对当前新农合无法跨省报销给2亿多农民工带来的不便,杨青透露,目前正在努力建设新农合的信息化系统国家级平台,目前已经选取一到两个省进行试点,一旦方案成熟,将全国推广,届时将可跨省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