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务院侨办相关官员透露,其时各部门的分歧,并不在于都反对还是都支持,而是怎样走程序。譬如,在几个职能部门之间,有一些部门觉得可以突破,允许河仁基金会用股权注册;而有的部门则认为,为“河仁”修法一则是周期太长,二则有损现行法规的严肃性。
证监会、财政部官员认为,由于曹德旺捐赠的是股票,价值取决于福耀玻璃的经营状况,如果曹捐股60%,将不再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可能对福耀的经营管理会有影响,相应也影响了基金会能够投入到慈善事业里的资金情况。
“我跟政府讲,那好,我捐一半给你,我继续在这里控股、控制。我会努力把福耀做得更好,用更多的钱去支持基金会。”曹德旺说。于是,他把捐股数额减到4.5亿股,以确保福耀玻璃的大股东不会变成河仁基金会。
股权问题解决了,其余各种问题也迎刃而解。2009年10月,财政部发布《关于企业公益性捐赠股权有关财务问题的通知》规定,明确表示企业捐赠后,必须办理股权变更手续,不再对已捐赠股权行使股东权利,并不得要求受赠单位予以经济回报。自此,股捐大门正式开启。
2010年6月,曹德旺出资2000万元,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成立河仁慈善基金会。按照章程,这个基金会将在中国的教育、医疗、环保、紧急灾害和灾后重建几个领域发挥作用。同时,侨办帮曹德旺将捐赠过程的税务问题再次上报国务院。
2010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示,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曹德旺的股捐专门下了一个通知,允许曹德旺不必立即缴纳税款,而是在基金会设立后5年内缴齐。
有评论认为,这对于整个中国慈善业来说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开创了全新的民间慈善模式:由民营企业家捐出自己拥有的公司股票,每年用股权收益投入慈善事业。
在曹德旺看来,遇到壁垒是意料之中的事。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我想用这个方式来影响、修改这个相关规定,因为我预测,后面会有很多企业家捐款。国家应该创造各种条件来接受这类捐款,让富豪把口袋里的钱捐出来。”
“到目前为止,河仁慈善基金会还是家族基金,但是我们要淡化家族在里面的主导作用,希望这个家族基金能用来运作社会的慈善。”在退出基金会后,曹德旺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因为中国很缺慈善方面的人才,我们考虑到他们(中国慈善总会)比较熟悉业务,懂得怎么跟政府打交道,也知道怎么跟社会衔接,所以聘请他们的人当秘书长。”
不给自己打分
9月24日下午,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广州报告会现场。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被誉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说出了企业家成功的方程式:人生(或工作成果)=人格理念×热情×能力。
“在给自己人格理念方面打分非常困难。”已经八十高龄的稻盛和夫说,为提高这方面分值,他自60岁后皈依佛门,持续修炼,自认迄今仅可打70分,“而曹先生做了这么多善事,人格理念的得分肯定是非常高的。”
他所说的曹先生,就是与他同台对话的曹德旺。早在今年4月26日,曹德旺就因在2010年捐赠10亿多元,取代陈光标获得中国“首善”称号。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中国慈善业迅猛发展。在曹德旺意欲捐出股权谋划筹建河仁慈善基金会时,新华都总裁陈发树、安踏体育的控股股东丁世忠及其家族也曾宣布募资做慈善,但目前看来,真正将诺言付诸实施的,只有福耀玻璃的曹德旺。
“我做慈善是出于一种共享的想法,我不给自己打分,是非功过由后人评判。”在会议主持人“会给自己打多少分”的追问下,65岁的曹德旺这样说。
时代周报:稍后你将会与稻盛和夫有一个主题为“企业家成功方程式”的对话,他认为企业家成功的三大要素,一是要有高尚完美的人格,其次,要有热情和能力。你怎么理解?
曹德旺:稻盛和夫自己也办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研究。我的理解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人格比较核心的东西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企业家要讲究仁义礼智信,这是最起码的。
第二个条件是要有热情,我认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激情。热情与激情在程度上差别很大,如果没有激情的话,一个企业家永远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时代周报:一个企业家怎样才能产生激情?
曹德旺:有兴趣才会有激情。为了经营我的企业,我曾经20多年没有看过电影、电视,没有节假日,这就是做事业的激情。
时代周报:那你觉得自己是对经商有兴趣还是对成功有兴趣?
曹德旺:什么是成功?获得一定的金钱地位,大家都赞美你,这不是成功,成功没有标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
衡量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你首先要知道企业家是做什么的。他所从事的是风险事业,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凭他的智慧和嗅觉来捕捉机会,把商机转化成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利润。这是他第一步的乐趣,也是第一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