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省级官员游说环保部 博弈减排指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11-03-11 07:27:41

3月7日下午,国家环保部门口,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正送一位客人出门。

“这是XX省的省级领导来找我们,希望把分配给他们省的总量减排指标调低。”望着周生贤与客人握别,环保部一位工作人员对身边的本报记者说,“这几天,到环保部来的省级领导很多,以前这里可是清水衙门呀。”

这一切缘于3月5日。当天,温家宝总理在向全国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合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下降8%~10%。

这四项国家指标分解下来,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相较于2010年下降8%,氨氮和氮氧化合物相较2010年下降10%。

按照惯例,这些约束性指标将直接分配到地方,由环保部代表国务院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签订减排协议,规定各省的具体减排指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考核。考核力度与“十一五”时相当——对地方大员问责和一票否决制,以及超标区域限批。

“总量排放指标的分配是总量控制中最棘手的问题,一个小数点的调整,就可能意味着数百家企业关门”,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部专家表示。

因此,各省分到的减排指标,关系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空间、企业竞争力,乃至和地方领导的升迁都密切相关。

环保部环境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舜泽说,“各省市‘十二五’期间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指标,大部分省份都表示认同”。

吴所在的环境规划研究院是“十二五”环保规划的主要技术支持单位。

“按照时间表,今年上半年,各省‘十二五’的全部指标都应该确定,再与国务院签订协议”,吴舜泽说。

于是,围绕这些百分比、小数点以及相关的利益分配,在“十二五”首年的这个初春,一场频繁的高层游说竞赛开始了。

小数点的博弈与拉锯

各省市的四项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敲定,但已见一些眉目。

上海环保局局长张全告诉记者,“上海初定的‘十二五’四项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是11%到18%。”

据陕西省方面透露,陕西省初步拟定的指标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作为中部省份的安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指标约为7%,“氨氮和氮氧化物指标还要超过这个数”,安徽省环保厅的一位官员表示。

海南省环境资源厅的官员则称,环保部尚未召开华南减排对接会议,因而尚不清楚海南的总量指标分配。

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主任高振宁透露,华东地区各省总量指标考核范围刚第一轮交换意见,“一些数字还需要微调。”

“一般情况下,各省会希望环保部能调低减排目标,这其实也是一种博弈。”张全说。

一位发达省份的环保厅长在总量减排指标对接会上“诉苦”说:“‘十二五’期间我省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建议环保部尽可能考虑我省现状,合理确定我省‘十二五’减排指标比例。”

地方上确实有不少困难。中西部地区面临加快发展和环保的双重压力,发达地区则面对高昂的治污成本。

“上海的成本非常高,”张全说,“就拿金山来说,这算是上海成本比较低的区,把工业区旁边的一户居民搬掉的话,要100万,拆迁和安置,市区就更高了,没有两三百万做不下来。企业成本更高。”

而在吴舜泽看来,“一些地方对这个事情的理解不大对,认为给他指标高了是对他发展的限制。事实上,‘十二五’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上是主要抓手,就是要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控制资源能源和污染物产生量不受遏制的增长。”

“尽管有困难,但上海市领导已经表态:只要是科学可行的,只要是尽了努力能做到的,都要努力做,”张全说,“上海现在土地和环境容量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很难,要攻坚。”

避免“争吵不休”的办法

在地方和环保部的博弈中,环保指标的确立和考核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比如指标分配中的区域差别化。

以高振宁负责督查的华东诸省为例,江西、安徽等属中部地区,“减排指标可能低于10%”,而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因属沿海发达地区,需要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指标超全国平均水平。

“原则上东中西部是差异化区别对待的,东部地区不低于全国平均,中部地区参照全国平均,西部略低于全国平均。”吴舜泽解释说。吴所在环境规划研究院是“十二五”环保规划的主要技术支持单位。

“十一五”时期,污染减排也按照东、中、西部等进行了区域分类,“但总体上是自上而下、分解落实的成分居多,未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环保部一位专家评价说。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